高盛日前預計,二○一六至二○一八年印度GDP增速將超過中國大陸。由於原物料下跌,使得原本受高通膨之苦的印度壓力減輕。圖為印度班加羅爾一名男子扛著一堆空瓶到市場販售。圖/路透
圖為北京一間嬰兒服飾店櫥窗,店內消費者不少。圖/路透
【中新社電】回顧二○一四年世界經濟,多個具重要影響力的事件廣受關注,包括國際油價暴跌、俄羅斯盧布貶值及歐元區經濟疲軟等。日本、俄羅斯和歐元區經濟今年乏善可陳,難以走出困境;美國的復甦勢頭則非常明顯,受各界矚目。
美國經濟今年回暖步伐加快,有分析用「一枝獨秀」形容。白宮也指出今年美國經濟復甦「邁出重要一步」、總統歐巴馬「兌現了承諾」。
美國經濟復甦強勁,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強勁、新增大量就業機會、房地產市場穩步復甦、紐約三大股指多個交易日飆漲並一度創近年新高。
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第三季GDP按年率計算增長百分之五,是二○○三年第三季以來最大增幅。受此提振,道瓊工業指數二十三日突破一萬八千點大關。
今年就業市場復甦是歐巴馬政府特別注意宣傳的經濟業績。分析稱美國明年就業市場將繼續壯大,失業率有望從百分之五點八降至百分之五。
與美國形成對比的是,今年日本、俄羅斯和歐元區等經濟體未能脫困。
日本經濟增長依然乏力;「安倍經濟學」難以解決經濟系統性和結構性的難題,個人消費無法提振。外界預估日本今年GDP為負增長,這也可能是日本時隔五年再次出現經濟負增長。
日本國內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安倍經濟學」無新意,對日本經濟復甦難有實質幫助。日本對大幅減少政府債務方面也沒有很好的舉措,只能靠增長消費稅應對一時。
俄國受西方制裁和油價下跌雙重打擊,官方稱今年俄國通貨膨脹率達百分之十,消費價格隨之上漲;盧布貶值的問題更加突出,今年兌美元匯率貶值四成。俄國總統普亭在年終記者會上承認,俄國可能需要兩年「度過難關」。
歐元區經濟持續低迷,核心國家開始受到負面影響;德國製造業陷入萎縮,法國和義大利製造業情況也不樂觀。
最困擾歐元區的高失業率問題今年未得到緩解,失業率仍高達百分之十以上;有報告警告高失業率可能延續數年。與此同時,歐元區仍要向希臘等國繼續提供援助,有陷入新一輪經濟危機的風險。
世界經濟增速在今年進一步放緩已成定局。全球主要經濟體正為世界經濟增長尋找新機遇。十一月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公報提出「保證宏觀經濟政策有利於支持增長、增加需求、促進全球再平衡」,並提出「二○一八年前使G20整體GDP額外增長百分之二以上」的宏偉目標;若各經濟體在此基礎上加強合作,世界經濟仍有機會駛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