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求學中的學子,校園生活都差不多,但暑假生活卻有百百種,有人樂於學習,營隊課程滿檔,充實過暑假;有人喜歡運動,追逐汗水下的暢快,健康過暑假;有人放鬆身心,哪邊涼快哪邊去,愉快過暑假。而我,嚮往以眾為我的義工生活,喜歡利用長假時間,以不一樣的方式耕耘生命。繪圖/洪昭賢
江怡慧/台中市龍井區四箴國中三年三班
每個求學中的學子,校園生活都差不多,但暑假生活卻有百百種,有人樂於學習,營隊課程滿檔,充實過暑假;有人喜歡運動,追逐汗水下的暢快,健康過暑假;有人放鬆身心,哪邊涼快哪邊去,愉快過暑假。而我,嚮往以眾為我的義工生活,喜歡利用長假時間,以不一樣的方式耕耘生命。
夏日炎炎蟬聲唧唧,暑假回到國境之南做義工,是我對自己最好的安排。在那裡,每天有鐘聲、鼓聲伴我展開新的一天,早晨有清新的空氣、花香喚醒沉睡的嗅覺,有悅耳的鳥語蟬鳴在耳邊交響,有莊嚴和善的師父、義工親切地道早安;天邊的陽光溫柔的灑下,藍天白雲沉默地守護,這山裡的早晨有著和諧的旋律,大地有著無語的溫柔,每天都有個美好的開始。
最特別的是山裡的飲食文化,三餐採用「過堂」方式,由行堂人員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品質為大眾添加飯菜,讓每個人都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滿足。用餐前合起雙手,我願將所有功德供養三寶、十方眾生,祈願世界上的每個生命都能得到安飽。十多分鐘的用餐時間,我學習到「同體共生」的心胸,要做個世界人,將世間種種都視為己任,發願為社會奉獻,不虛此生。
簡單的過堂,背後有著一群發心菩薩,在家也好、出家也好,他們為眾服務付出的心等無差別;日日早起,張羅大眾的三餐,來回細心擦桌,按部就班擺碗筷、發飯菜,還有人負責叫香,告訴山裡的大眾:「可以吃飯囉!」每個動作都有固定的時間和步驟,一丁點都馬虎不得,如同宴請諸天護法一般隆重。用心的每一餐,在佛光山。
義工生活的美好,從山裡的每分每秒中發揚,工作中流下的是汗水,存下的卻是幸福,諸上善人聚會一處的地方,是我另類的桃花源,我願把握每一個能付出的時光,光大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