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小學堂】提防產前憂鬱症

劉銘雄 |2014.12.16
2301觀看次
字級

文/劉銘雄

三十六歲筱玟最近懷第二胎,懷孕初期身體不適,噁心想吐、疲累感、失眠,讓筱玟難受不已。加上整天在家中,缺乏談心對象,鬱悶心情不斷累積。筱玟興起墮胎念頭,想解除懷孕所帶來的壓力,釀下大錯。

「產前憂鬱症」不是正式精神醫學名詞,是一種相對「產後憂鬱症」說法。根據統計,懷孕期間憂鬱症發生率約百分之十,與其他時期發生率相當。

有些憂鬱症狀像食慾不佳、疲累、失眠,常見於一般懷孕婦女,其他症狀如情緒低落、對任何事不感興趣、罪惡感、感到無助或覺得未來沒有希望、覺得自己很糟,反覆想到死亡等,不是一般懷孕該有狀況,持續一到二周出現這些狀況,應及早就醫。

嚴重憂鬱症通常需要接受藥物治療,才能保障母親及胎兒平安;輕到中度的憂鬱症透過個別的心理治療是不錯選擇。

懷孕期該如何避免產前憂鬱症找上門,建議從以下幾點:

1先生應多陪伴:先生陪同產檢、參加媽媽教室,或規劃孩子出生後準備等,讓孕婦感受先生相挺,減輕孕婦壓力。

2照顧自我:放慢步調,留點時間給自己,多做些讓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找家人朋友聊天,看小說、電影、聽音樂,到戶外散步,享受豐盛美好食物,充足的睡眠等。

3學習放鬆:練習緩慢腹式呼吸,或是冥想練習,參與孕期瑜珈課程等,讓自己減少焦慮。

4想法調適:觀察內心想法,注意想法帶來的情緒變化。想想看別的媽媽可能會怎麼想,專家會如何建議。練習拋開負向想法,採取正向積極面對困難。

懷孕期壓力若難以調適,建議尋求專業心理師、身心科醫師協助。

(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身心醫學科臨床心理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