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農委會推動生產履歷制度邁入第7年,由於生產履歷要求高、成本較貴,推動難度較其他檢驗標章高,但近年食安事件頻傳,生產履歷再度受到重視。根據統計顯示,標籤使用量較去年成長97%,103年至11月已突破3650萬張,換算每天逾10萬張。
農委會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止,產銷履歷農產品驗證家數與品項,分別達1407家、199項,比102年的1052家、149項成長許多,而生產履歷標籤使用量較去年成長97%,103年至11月已突破3650萬張,換算每天已提供10萬張以上產銷履歷農產品,讓消費者安心選購。
農委會說明,參與生產履歷的農民自願接受各項嚴格要求,包含台灣良好農業規範、產品批次管理、作業紀錄與上網公開等,並要接受驗證機構及主管機關持續審查、稽核、檢驗等,確認各項流程、目標符合規範。
通路參與方面,農委會輔導家樂福、大潤發、台糖量販、頂好超市、大買家、樂菲超市、台北魚市、深坑農會超市等通路業者,設立超過360處產銷履歷農產品專櫃,並促成8家餐飲業者在18處門市的部分菜色中使用產銷履歷食材,提供用餐查詢履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