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林口長庚醫院分析喝農藥巴拉刈自殺就醫者,發現半數患憂鬱症,另四成為衝動輕生。醫師表示,除了多關懷憂鬱症患者,對壓力大的單身、無業或遭遇情感問題者,親友應給予更多關懷。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上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是全球首篇相關研究;已故的「俠醫」林杰樑是共同作者。
巴拉刈毒性強,一百五十七名患者中有八十七人治療後仍死亡。分析發現,半數病患有憂鬱症,其中三十八人為重度憂鬱症、四十人為慢性(輕度)憂鬱症患者;三大身心壓力包括久病、夫妻爭吵及債務問題;另有六十一人(近四成)未患憂鬱症或精神疾病,只因壓力過大、一時衝動自殺,最年輕的是十八歲女性,因情感糾紛輕生。
基隆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林哲名表示,臨床上約一成自殺死亡者沒有憂鬱症等病史,只是一時壓力無處宣洩自殺,且年輕人高達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五。他提醒,親友應對壓力大的單身、無業、遭遇情感問題者給予關懷。
顏宗海說,衝動自殺的人很可能對自殺舉動後悔;如何避免讓他們輕易取得木炭、巴拉刈等,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