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二年,五十二歲的她辭去大學教職,放棄優厚待遇,離開體弱多病,需要母親照顧的唯一的兒子;獨自去法國闖蕩,只是為了讓自己的油畫水準更上層樓。
在巴黎的二十五年,她的作品多次榮獲法國國際大賽「貴族藝術」、「世紀藝術」和「國際藝術大師」金獎、大獎、一等獎等近二十個獎項,在西方畫壇受到極高讚譽與肯定。
她早有資格加入法國國籍,但卻不要,因為她想讓世界為一個中國人的成就而驕傲。
她在蒙馬特露天畫廊為遊客畫肖像時,一個小女孩的父親很讚賞她的畫,請她依照片為自己也畫幅像,這位父親就是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此後,她為多位總統與王室成員作畫。
光環背後的孤獨與艱難沒人知道;因為惜畫,所以把畫價訂得高,也因她創作時期的生活開銷,僅靠平時畫肖像的收入。就算腳不方便,她也要在早晨六時多起床,趕去露天畫廊畫肖像。
有時創作過於專注,甚至整天沒喝水,吃燒焦的飯菜更是常事。但她每次出門前,時間再迫急,她也要用幾分鐘化妝,她認為,把自己打扮美麗是對別人的尊重。
我知道這個故事,是因為我在電視裡看到主持人反覆追問她:「如此高齡還為生活奔波,不擔心自己的安全與健康嗎?」
我寫下這個故事,是因為我被她的回答感動;她沒說一個字,臉上露出安詳笑容,眼睛望向遠方。
她就是畫家楊光素,逝於二○一一年二月,享年八十一歲。
劉璟華(台南市/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