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郭壽旺實踐大學國際長
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民國六十多年的台灣,國中教育仍然是填鴨式的教學,男女分班,還分樓層,絕不可踰矩。國中生唯一的生活就是升學,沒有所謂的多元教育或課外活動。
國一時有一位英文老師在課堂上愛講葷笑話,帶給枯燥乏味的國中生暫時性的快樂,深受全班同學喜愛,幾十年過去了,笑話的內容也記不得了,更別說從課堂學到了什麼。
國二換來一位女老師,第一天見面就考試,這樣的見面禮注定和學生之間關係緊張,果然從此以後每天早自習都考試,而且同學的考題竟然都不相同;每天午休時間背英文單字,拼錯一個字母打一下手心;每周六晚上八點要到學校晚自習,只因為她不讓學生沉迷於當時轟動全台的周六晚間八點港劇《楚留香》,理所當然的,這位老師成了當時正值血氣方剛的國二全班男生的「公敵」。
幾位自詡為烈士的同學開始向老師抗議,進行各種惡整老師的戲碼,女老師時值青春年華,幾度落淚訴說委屈,同學們總以為可以逼走她,再度換回讓大家逃避現實的講笑話老師,沒想到,女老師誓言要繼續帶到國三畢業並且帶大家考取好高中。她仍然堅持每天早自習、午休背英文單字、周六晚上八點到校自習並考試。好事的學生仍然繼續各種惡整,老師還是委屈哭泣,學生仍然密謀報復式的惡作劇。
二十多年後,拜臉書之賜,辦了一場國中同學會,數十年的分隔和各自的歲月累積,除了彼此分享沒有交集的生活和事業外,大家共同的記憶竟是國二的英文老師。同學中有人當醫生、有的是科技新貴、有律師、有教授、也有貿易公司的老闆,有趣的是許多同學能夠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幾乎都因為英文能力超越競爭者,那幾位曾經天天和老師鬥法、誓言要換掉老師的同學,竟也因為英文能力高人一等而成為公司國際部門主管,負責洽談國際商務和接待各國外賓,談笑風生中,道盡了對這位國二老師的懷念及感謝。
聽聞老師在這班學生畢業後就移民美國定居,沒有再見過她。她堅持,為了她的責任選擇降服一群頑童而不是討好,教他們養成紀律並為自己行為負責的。
她用心,從一見面就為學生分級考,再依級別出考卷,不顧學生的不適和反抗,要求學生做紮實的訓練,灌輸學生應有的為人處事態度。她容忍,承擔所有的誤解和委屈。她不放棄,為學生所做的一切,經過了二十多年的沉澱與回味,學生們終於懂了,領悟了,感動了,也感謝了。原來偉大與平庸的距離就在於只求當下被喜歡或者無所求而在多年後被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