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量販賣場競爭激烈,始終是平抑物價的最後一道防線,業者常用商品輪流促銷,用促銷商品破盤價,掩飾整體價格向上波動,量販賣場則習慣以進貨量壓低成本,每年中元節營業額是僅次於春節的熱賣期,促銷價格應該是最便宜。
不過若比較量販賣場去年和今年的中元節促銷型錄,中元祭品物價漲幅超過一成,尤其是水果,因颱風、水災與大陸開放台灣水果進口等影響,漲幅最驚人。
翻開量販賣場最新出爐的中元節促銷型錄,泡麵小漲百分之五、蛋糕也漲了二成,不過香蕉、梨、葡萄、火龍果等水果,少則漲價二成五,多則七成五,是漲價最多的食品;另外,今年有業者推出「減量」包裝不漲價,或是逆勢推出第二件促銷,讓消費者感受不到微幅漲價。
量販賣場對外都宣傳不漲價,但供應商壓力已浮現在促銷型錄,消費者可把握七月大量採購較便宜商品;此外,家樂福、大潤發、愛買等大型量飯店會比照往年延長營業時間,在中元節前全天不打烊拚業績,紓解採購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