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署近期將審核國內眼科醫學會所提出的「虹膜固定式植入性隱形眼鏡」的申請,若進行順利,預計年底就會通過,屆時,隱形眼鏡可固定在瞳孔內部,不需每天沖洗保養鏡片,對國內眼鏡族又多一項矯正視力的新選擇。
眼科醫學會召集人、三總眼科主任張正忠表示,植入性隱形眼鏡適用於遠視與近視,尤其對八百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矯正效果會比雷射近視手術還要好。
張忠正指出,雷射近視手術局限於角膜厚度,一旦度數超過八百度,就不適合接受雷射矯正,而角膜被雷射削薄後,也難以再復原,但植入性隱形眼鏡鏡片材質為可折疊式的樹脂合成材料,具有可逆性,鏡片放進眼球上固定後,一旦發生問題,或是度數產生變化,還可再取出來,對角膜的傷害可降至最低。
他說,這項手術十分簡單,僅約十分鐘,在瞳孔上緣劃出幾公分的傷口,再塞進鏡片,予以固定即可。而放置部位,可分為虹膜固定,以及前房型、後房型等三種,執行時都需精密儀器輔助,透過超高頻以及影像定位,計算出瞳孔的收縮及變化,然後將資料送至國外廠商,量身定做鏡片,兩眼費用約需十萬元。
但有醫師表示,植入式隱形眼鏡最大的缺點,是可能造成角膜內皮細胞受到壓迫,一旦內皮細胞死了,就不會再生,無法恢復;若長久以來角膜含水量無法排出,可能導致發炎水腫,視力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