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歷史功過 不談定位 蔣毛再會 魂魄中山堂對話

 |2014.11.20
111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看前總統蔣介石、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魂魄,在台北中山堂相遇。演員樊光耀變身製作人,邀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李六乙編導《再見》,想像生前敵對的蔣毛再會。樊光耀說,該戲在大陸不可能演,「能在台北這自由之都首演,大家都很自豪。」

做此罕見題材,動機來自樊光耀一回因拍戲需要理了光頭,被眾人發現某個角度看來很像蔣介石。他與曾演過毛澤東的侯冠群聊起,兩人深感兩位歷史風雲人物如今淪為遭後人指指點點,邀來侯冠群表姊夫李六乙出馬,樊、侯則分飾蔣、毛,「我們要把發言權還給他們。」

在李六乙看來,蔣介石在心性上是江湖流氓走向收束懺悔,七分人性、三分神性;毛澤東是讀書人、藝術家走向瘋魔狂徒,三分人性、七分神性。該劇結構如戲劇巨擘貝克特經典《等待果陀》,老蔣、老毛「兩個孤單老鬼」碰上,一起等著不知道是什麼的未來。

樊光耀強調,該劇不談蔣毛歷史功過,也不談定位,而是充滿哲學觀跟宗教觀,看基督徒老蔣和無神論老毛回顧人生。為更貼近老蔣內心,他勤讀史料、天天看老蔣照片,「我不是要讓別人說好像,我想追尋和他的心靈契合。」

兩岸共同詮釋蔣毛,難免引人關注觀點問題,樊光耀說,該劇不針對現代任何狀況爭辯,不歌頌哪一邊,如果引發不同聯想,他都接受。「蔣毛不是凡人,不管我們定位他們是神是魔,指點功過,其實都是不自量力。」

《再見》昨、今日兩天在台北中山堂光復廳演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