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候鳥相偕來台取暖

文/蘇林 |2014.11.09
10336觀看次
字級
1紅尾伯勞的黑色過眼線,看來像速食店的卡通代言人漢堡神偷。圖片提供/陳德治
2小水鴨圖/本報資料照片
3圖中的黑面琵鷺已從亞成鳥長大成熟為成鳥。圖片提供/王徵吉
4蒼鷺圖/本報資料照片
5黃鶺鴒圖/本報資料照片
6大白鷺圖/本報資料照片
7綠頭鴨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蘇林

圖/本報資料照片

一年一度於冬季盛大登場的冬候鳥賞鳥活動,已從十月底正式展開了,全台南北主要的溪口、沼澤、湖畔,飛來了各類天外嬌客,吸引國際鳥友頭戴迷彩帽、身著迷彩裝,手上帶著望遠鏡、攝影大砲,蹲在遠處靜觀鳥兒覓食、踏水悠遊等自然美景。

候鳥種類達七成

台灣常見的鳥類中,候鳥的比例占七成左右。每年到了春秋兩季,總會有成群而且數量龐大的鳥兒從外地翩然而至,而且全台溪口沼澤湖畔幾乎都看得到,但當季節過了,這些天外飛來的嬌客又會隨季節變換而遷移棲地,全部消失,半隻不留。

台灣的候鳥大致分成夏候鳥和冬候鳥,其中夏候鳥占百分之三(約十五種),意指鳥兒會在春夏之際,飛至台灣「避暑」,等到秋冬季時再飛回棲地。夏候鳥遷徙的路線,多由中南半島經廣東、福建沿海至台灣,如黃頭鷺(牛背鷺)、鷹鵑,以及列為保育類候鳥的燕鷗,均屬常見的夏候鳥。

冬候鳥種類繁多

至於占台灣鳥類數量百分之十七的冬候鳥,則於秋季時由寒溫帶南下到台灣「避寒」,春夏季天氣回暖時再回北方的候鳥群。冬候鳥遷徙路線主要分太平洋路線和中國沿岸路線,其中太平洋路線由千島群島、庫頁島、日本,經太平洋、琉球至台灣或再往南,如灰面鵟鷹;中國沿岸線則是由西伯利亞經中國東北、韓國、日本,再經中國沿海至台灣或更南方,如伯勞。

台灣冬候鳥的種類約七十幾種,但族群數量比夏候鳥少,種類包括:鷺科、雁鴨科、鷹鷲科、鷸鴴科、鶇科等。常見的有紅尾伯勞、鷺科中體型最大的蒼鷺、常現蹤台南七股沿海的黑面琵鷺,以及常出現在嘉義布袋附近,冬季時可看到上百隻集結於某一、兩塊魚塭活動的紅嘴鷗。

過客身影匆匆去

相對於候鳥在台灣度冬或度夏,還有另一類「過境鳥」則在春、秋兩個遷徙季節,路過台灣,稍微停留後,又再度展翅向南或向北繼續趕路,這類鳥占二成三,約一百種,如雁鴨科、鷹鷲科、鷸鴴科、鶇科等。不過由於台灣是東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戰略點」,所以有許多候鳥仍是以台灣作為遷徙終點。

另外一類迷鳥,原本主要分布區域在很遠的地方,但偶爾有少數個體因為迷失方向或其牠原因,落單來到台灣,這些鳥類可能好幾年才會被發現一次,但數量占台灣鳥類二成七,約一百種以上。如曾在關渡出現的東方白鸛、曾出現於宜蘭的白頭鶴,及二○○七年在新北市金山Long Stay四個月的國際一級保育鳥類丹頂鶴,都屬於偶見的迷鳥。

台灣常見的冬候鳥

灰頭紅尾伯勞:約十八公分,主要特徵為黑色過眼線,頭到背部為灰褐色,翅膀及尾部是暗褐色,略帶一點紅色,腹部為黃褐色。通常出現在較空曠的區域,尤其喜歡停棲在突出物上面,春秋季節過境時常大批出現於平地之農作物田地及空曠地區(圖❶)。

小水鴨:遠從西伯利亞飛來,公鴨在繁殖期有著漂亮的羽色,頭到頸部為栗褐色,眼睛周圍是暗綠色,一直延伸到後頸側。喜歡停留在河口、沙洲、湖泊、沼澤及內陸地區。身長三十八公分(圖❷) 。

黑面琵鷺:體長約七十四公分,每年冬季在曾文溪口穩定出現,嘴又長又扁,從臉部到嘴部都是黑色,腳也是黑色,夏季繁殖時期,頭頂上會長出膨鬆的黃羽冠及黃色的頸圈,冬天全身羽毛變成白色,相當有特色。覓食時,用嘴在水中左右掃動,十分有趣(圖❸)。

蒼鷺:身高九十三公分,前頸有兩條黑色縱線,頭上有灰黑色的飾羽,嘴和腳是黃褐色。飛翔時振翅緩慢,降落時姿勢優雅,覓食時不疾不徐,有「君子鳥」之稱。秋天成群出現在魚塭、河口、沙洲地帶(圖❹)。

黃鶺鴒:是一種冬天在溼地、水域附近、農耕地常常可以看到的鳥兒,頭及背部黃綠色,腹部為黃色,有黃色的眉。停下來的時候,會不停地上下擺動尾巴。身長大約十七公分(圖❺)。

大白鷺:身高約六十公分,全身白色,腳長脖子長,嘴在冬天呈黃色,覓食時,會先用腳在水中攪動,驚嚇水中的魚兒躍出,再予以捕食(圖❻)。

綠頭鴨:綠頭鴨可說是全世界分布最廣的鴨子,據說人類現在飼養的鴨子,就是由綠頭鴨圈養改良品種來的。公鴨很漂亮,頭是墨綠色,頸部有白色的頸環,尾部還有向上勾捲的羽毛,外型很可愛(圖❼)。

青足鷸:身高三十五公分,腳長,灰綠色;嘴長,略為向上翹;腹部為白色。多出現在潮間帶及近海的沼澤、稻田等地。

尖尾鴨:台灣冬天普遍可見的候鳥,公鴨在繁殖期間尾巴中間有兩根細長的羽毛,是其名稱的由來。覓食時,喜歡一頭栽進水中,屁股翹在水面上,努力吃東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