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因病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的碩禾電子前董事長陳繼仁生前給員工的最後信件曝光。
信中寫滿了對員工的感謝及對自己超時工作導致身體出現狀況的反省:「十七年來,我已經過度超用了我的身體,未來我也必須要慢慢償還過去不當對待身體的債務。」
忠實呈現了企業主創業大不易的面貌。不拚,事業就失敗,拚了,身體卻走下坡。
我是一家中小企業的創業者,看到已故陳董這封字字血淚的信,對照我身體的狀況,真是感同身受,鼻酸不已。
年輕時,我隻身從雲林故鄉北上找工作,曾做過辛苦的建築工人、也當過賣車的業務員,後來不甘安於現狀,積攢了一點本錢想創業,嘗試過許多不同的行業,卻都以失敗收場。
當時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六十年代,我不氣餒,「跌倒也要抓一把沙」,從失敗中一次又一次累積商場經驗。
為了推銷自家商品,我的機車從台灣頭騎到台灣尾,報廢了好幾輛,幸好遇到願意陪我一同攜手人生路的好牽手,輔助我一個大男人較為不足的財務及人際關係,慢慢做出一點小成績。
之後有幸遇到國際連鎖企業進駐台灣,看中我們小工廠的技術及配合度,將部分訂單轉給我們製作。
有我太太幫著打點內外,再加上孩子陸續出生的責任感,憑著信用我們終於站穩了腳步。
但我的身體卻在此時出現問題,各種慢性病纏身令我苦不堪言。在反覆就醫療養的過程中,終於理解到上天給人類的身體只是夠用而已,沒有超額使用這回事。
看看下一代,還不知道能否茁壯成足以獨自面對風雨的大樹,我也只能硬撐下去。
台灣再過兩年就將邁入人口負成長的老齡社會,我不敢自承是萬中選一的人才,但我父母生養了將近十個小孩,也只出了我一個創業還算成功的後代。
照此比例,未來台灣的成功創業者只會愈來愈少,少了中小企業的創意活泉,台灣經濟還能有多大的起色?我實在不敢想下去。
看著八十幾歲還每天勤奮不懈的張忠謀,我也只能慨歎一聲,默默吃完藥包後繼續與跟隨多年的員工一同奮鬥。
吳聊(雲林縣/中小企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