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佛聯秘書長攀洛‧泰阿利(中)對佛教創辦的《人間佛教》相當肯定,並與《人間福報》總編輯妙熙法師交流。圖/記者阮愛惠
文/蕉椰(菲律賓華文作家)
星雲大師在台灣創辦的《人間福報》,是一份最了不起,也是最偉大的人文報紙。
何以敢用「偉大」一詞?因為,全世界沒有一份華文報敢像《人間福報》這樣辦!它頭版頭條不搶世界亂象新聞,商業廣告少之又少,若有也是選擇有品味的廣告;它沒有辦成一份佛教類報紙,也沒有縮小圈圈只服務佛光山系統或佛教界;而完全是一份健全的、正規的日報。
《人間福報》的文化格調,舉世無雙。尤其是在利益當道的媒體生態的當下,《人間福報》的人文堅守,令人肅然起敬!該報,幾乎沒有一則新聞垃圾文字。
全世界的華文紙媒都面臨生存困境,但也有盈利的媒體非錢莫舉,對副刊、對人文新聞視為無利可圖的雞肋。在這一方面,《人間福報》逆流而上,人文才是該報的主流;該報常用整版篇幅訪問、評介文學人或報導文化事件。
近期,我就讀到「人間學堂」全版的介紹,獲得第三十七屆(二○一三年)台灣「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的得主、前《中國時報》開卷版主編李金蓮女士。
「金鼎獎」旨在獎勵台灣出版界卓越的從業人員和作品,如出版社、雜誌社創辦人等。這次卻頒給已退休一年的閱讀版老兵李金蓮,這是創舉、也是公道自在人心。
李金蓮執編「開卷」閱讀版二十多年,從高峰到低谷,未曾退縮,努力捍衛報紙讀書版面的存活。她自謂「很幸運能在一個崗位上這麼久。我做過的每項工作,都是用漫長的時間去思考及培養感情,並有脈絡地觀察文化生產結構的需要」。她退休後過上隨心所欲的生活,推掉找上門的工作。
《人間福報》的文章、報導,許多都是是以感動人心的故事與生命教導為主旨。一份報紙能辦到這個份上,不是奇蹟是什麼?
(本文原載菲律賓《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