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大月氏國某個小農村裡住著兩匹母子馬,牠們每日都早早起床,勤奮地替主人工作。圖/釋有紀
很久以前,大月氏國某個小農村裡住著兩匹母子馬,牠們每日都早早起床,勤奮地替主人工作。圖/釋有紀
文/佛光文化
很久以前,大月氏國某個小農村裡住著兩匹母子馬,牠們每日都早早起床,勤奮地替主人工作。
一個炎熱的夏日,母子馬幫主人載一大堆貨物進城作買賣,當牠們很辛苦忙完一整個上午,揮汗如雨地返回家時,小馬發現主人養的小豬仍舒服地躺在豬圈裡睡大覺,心裡十分不平衡,轉頭向母馬說道:「媽媽!為什麼我們要那麼辛苦,七早八早就起床,然後搬這麼重的貨物,千里迢迢進城去幫主人做生意?」
母馬慈藹地望著孩子說:「傻瓜!就是因為我們這樣,主人才會這麼愛護我們,讓我們住又讓我們吃啊!」
小馬兒瞪著呼呼大睡的小豬,忿忿不平地說:「那為什麼豬就不用呢?牠每天都睡到自然醒,不用替主人做任何工作,主人還是供牠住又供牠吃啊!」
母馬搖搖頭,笑而不答。
「午餐時間到囉!」小馬兒工作了一天,肚子都餓扁了!牠開心地等著主人帶什麼好料來犒賞自己今日的辛勞。主人拿了一大把乾草放在馬槽裡,摸摸兩匹馬安慰著:「今天真是辛苦你們了!」說完後轉身離開,隨即進廚房裡端出香噴噴的奶油炒麥子往豬圈走去。
小馬兒看到這一幕,好生氣啊!牠向母馬抗議道:「太不公平啦!我們替主人賣命,主人每天只給我們吃乾巴巴的糧草。而那隻豬每天只會睡覺,主人卻每日餵牠吃香噴噴的奶油炒麥子。哇!我不要啦!人家也要吃奶油炒麥子。」
母馬又心疼又無奈地搖搖頭,語重心長地對小馬說:「孩子啊!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念頭。我們馬的食物本來就是乾草啊!不要羨慕那些吃奶油炒麥子的豬。主人還是比較愛我們的,至於為什麼,再等一段時間,你就會知道了。」
小馬兒雖然乖乖聽話啃著乾草堆,但依然不懂母馬說的話。
一年很快就到了尾聲,歲末時期,主人帶領屠夫來到家中,進豬圈裡,將小豬抓出來丟進卡車。卡車裡裝滿一隻隻肥嘟嘟的豬,牠們哀哀地嚎叫,彷彿已經預知自己將被屠宰的命運。
第二天,小馬兒再也沒見到那隻小豬了,耳邊卻不斷傳來豬隻慘叫的呼喚聲,此時牠終於明白母馬的意思,撒嬌似地挨靠著自己的母親。母馬慈藹地看著身旁的小馬兒,平靜地說道:「現在,你還想念奶油炒麥子嗎?」
孟子曰:「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主人每日餵小豬吃奶油炒麥子,為的是養肥豬隻,賣個好價錢,沒有憂患意識的小豬最後就成為人們桌上的一道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