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生產的「有機米」傳出有農藥殘留,讓民眾很震驚,儘管農委會宣稱,每年都會定期公告有機米的檢驗結果,但有多少人知道資訊公告的管道呢?農委會自認有公布有機米檢驗結果的網站已足夠,殊不知多元的資訊公告管道,才是保障消費者與農民的作法,否則民眾還會相信農產品的認證嗎?
服務農民是農委會存在的宗旨,近年來農委會不遺餘力輔導協助農民,尤其是有機米認證,讓民眾建立了良好印象,提高稻農的收益,當然功不可沒,但不該在檢驗出有農藥成分時,心態與作法上過於低調,至少該對消費者善盡告知的義務,而不是只在網站上揭露,況且農委會並未宣導這個網站,如今爆發殘留農藥的事件,消費者才知有此網站。
民眾早已對有機米品質深信不疑,若非媒體披露,誰也不知有機米有殘留農藥,那麼未來恐怕沒人會相信政府公布的資訊了,因為只有一個網站公告檢驗結果,資訊公告太過狹隘,民眾無法充分知曉,就無法充分相信政府。
農委會應該記取教訓,盡速建立更多元的公告管道,除了可保護消費者權益,並能建立消費者的信任,使認證農產品獲得青睞,農民的收益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