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刑事警察局「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統計民眾撥打電話諮詢與報案資訊,透過時序統計發現,歹徒會分時段詐騙,上午針對在家老人、家庭主婦、待業民眾進行詐騙,下午則是鎖定上班族,且都假冒公務機關人員,假冒名義仍以「健保局、醫院、假檢警、中華電信退費」等居多。
警方指出,詐騙集團利用民眾不熟悉法律,誆稱觸犯刑責須協助監管帳戶等話術,騙被害人到銀行提匯現金,統計一周數據,50歲以上的民眾占被害人數近9成。
警方歸納,詐騙案類隨「三餐作息、銀行營業時間、電子商務業者下班時間、每日提款上限」等大因素,而有不同手法出現,銀行上班時間遇到詐騙,多是在家老人、家庭主婦、待業民眾,只要銀行營業時間一過就無法臨櫃提匯款,因此詐騙集團就轉移目標至年輕上班族群,以「假冒賣場及銀行客服」名義,主動撥打給民眾,並以「交易設定為分期付款」為由詐騙,晚上10時達高峰並延續至凌晨。
警方說,針對解除ATM分期付款案件被害匯款,如被害人30分鐘內通報165專線啟動緊急攔阻機制,可減少金錢損失。警方表示,預防詐騙的最好方法就是民眾隨時對異常警訊或不合理詐術多方查證,也可上165官方網站查詢,或有任何疑問可打165專線查詢,避免財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