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台灣開放陸生來台就讀三年,目前已累計九千三百一十人次,中國大陸教育部前副部長吳啟迪昨天指出,兩岸高等教育交流日趨成熟,建議簽訂「兩岸教育交流協議」,制定長期合作機制,進一步討論陸生納健保、鬆綁「三限六不」,也希望推動兩岸學歷互認,協助陸生回國就業等。
海峽兩岸大學校長論壇昨、今兩天,在彰化縣大葉大學舉行,共有大陸二十二所、台灣二十八所大學校長、副校長、國際長約一百五十人齊聚,就兩岸高等教育、陸生來台、少子化衝擊等議題交換意見,吳啟迪受邀分享大陸高教發展。
吳啟迪表示,從二○一一年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已從第一年的九百五十一人,增加到今年的二千七百三十四人,三年內增加二倍,總計有九千三百一十人來台就讀,顯見兩岸招生有突破進展。
吳啟迪說,今年已有二千多名陸生來台求學,截至去年為止,在大陸求學的台生也累積九千多人,顯示兩岸高教合作持續升溫。
她建議,兩岸應簽訂教育交流協議,制定長期的交流合作機制,包括:雙方相互承認學歷、鬆綁「三限六不」政策、陸生納建保,提供陸生來台更好的學習環境。
對此,出席會議的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從簽訂服貿的過程來看,社會氛圍不輕易讓政府與大陸簽訂協議;但目前兩岸大學之間,也會簽訂合作協議或締結姐妹校,兩岸高等教育是否需要「政府級」協議,「還是個疑問,並沒有急迫性」。
至於,擴大陸生招生總額(目前是台灣的大學總招生名額外加百分之二,共五千多人)、招生省市範圍(目前為沿海八省市)、開放「三限六不」與陸生納建保。陳德華說,還在與陸協調,「不可能一下就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