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十七歲的馬拉拉和六十歲的民權人士薩塔亞提。後者為受被迫害的兒童,特別是為廢除童工而奮鬥不懈。
去年馬拉拉在聯合國總統發表演說時強調:「一個孩子、一位教師、一支筆和一本書,可以改變世界,教育是唯一的解決方案,教育優先。」的確,教育才是脫離無知、貧窮與罪惡最重要的武器。
她並向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和其他世界領袖呼籲,希望他們能遵守承諾,在二○一五年底之前,讓小學教育遍及全球。
對我們來說,十二年國教在今年首屆實驗,在入學方案中出現了嚴重的設計失誤,造成學生與家長抱怨連連。然而不可否認的十二年國教正是我們教育另一次重大的變更,它是立基在過去的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而將住一步深化的教育力量。
十二年國教不但將讓這個豐厚的文化基底更往下扎根與往上結果,更重要的就是還是全面深化適性揚才教育,讓孩子們都能更早發現並經營自己的興趣與才華。若是能夠改善入學制度的不良,創造優質的高中銜接工程,相信還是能夠為國內造就更多建設國家的人才。
對比馬拉拉所爭取的女子受教權,顯然我們的教育現況已超出她的心願,不過,別忘了在偏遠地區我們還是有少數的孩子仍舊無法獲得正常與適性的教育與引導,這是十二年國教中補救教育中所強調的另一個重點,也就是不要忽略弱勢學子,更不該犧牲他們的受教權。
儘管十二年國教在上路的過程中爭議不斷,不過,幸運的是我們有著更多的教師、筆與書,能夠充分地供應給我們的孩子,這也是台灣雄厚的軟實力的主要來源。
期待這份台灣的實力與經驗,也能輸出到馬拉拉等教育落後的國家與地區,呼應馬拉拉一起來幫助全球各地更多想要讀書與接受教育的孩子們。
孔令信(台北市/銘傳新聞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