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祿病逝 文化部申請褒揚令

 |2014.10.08
2124觀看次
字級
文建會首任主委、中研院院士陳奇祿(見圖/公視提供)六日下午病逝,享年九十二歲。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陳奇祿遺願捐出原住民素描、書法、著作予台博館、史博館等單位,文化部將盡速協助處理。公視十、十一日播陳奇祿紀錄片,供民眾追思。

【本報台北訊】文建會首任主委、中研院院士陳奇祿(見圖/公視提供)六日下午病逝,享年九十二歲。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陳奇祿遺願捐出原住民素描、書法、著作予台博館、史博館等單位,文化部將盡速協助處理。公視十、十一日播陳奇祿紀錄片,供民眾追思。

陳奇祿是台灣研究原住民文化的開拓者。他一九二三年生於台南,三歲隨父母長住大陸,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政治學系。他原本念的是政治,一九四七年起受邀擔任《公論報》副刊「台灣風土」專輯主編,並與日本學者國分直一合作發表「台灣原住民工藝圖譜」專欄,從此對台灣原住民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人生跟著轉彎。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劉益昌指出,陳奇祿的成長經歷,讓他主編「台灣風土」時可以整合日本、台灣學者,以及自大陸遷徙來台的學者,為戰後台灣打造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龍應台表示,陳奇祿既是傑出的人類學者,亦是台灣文化建設的開拓者。當年他高瞻遠矚倡議設置中央級文化專責機構,而有了文化部前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誕生。

一九八一年,陳奇祿獲邀擔任文建會首任主委。他任文建會主委八年期間,制定堪稱「文化大法」的「文化藝術獎助條例」、「文化資產保存法」,用嚴謹、專業的態度推動文化業務。他以台灣美術發展史為主軸,策畫「年代美展」、「明清時代台灣書畫展」及「台灣地區美術發展回顧展」,開啟台灣美術研究、展覽和收藏風潮。

陳奇祿也擅長書法,魏碑造詣深厚、筆力遒勁,國定古蹟「總統府」大門匾額題字便出自其手。

公視HD頻道、公視二台分別於十日下午五時三十分、十一日下午五時四十分,播出紀錄片《澄懷得以觀道:陳奇祿》,片中記錄陳奇祿親手繪製的原住民文物圖錄、書法、畫作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