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運用金剛經

心保 |2014.10.05
7622觀看次
字級

文/心保

圖/人間社

依據鳩摩羅什大師到長安譯經時間(西元四○一至四一三年),《金剛經》約在一六○○年前譯出,可說影響我們廣大深遠。在一般人的宗教理念中,只要提起《金剛經》就知道佛教,提起佛教就知道有《金剛經》。

千餘年來,有太多的人研究《金剛經》,以《金剛經》為自課修行,甚至因《金剛經》而有所契悟。

 

《金剛經》全部經文共有五千多字。這部經的主旨,星雲大師以其對《金剛經》的體驗,用十六個字來概括本經的主旨,這十六個字是: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證而修。

(一)無相布施

六度波羅蜜多首談布施,布施可以廣結善緣,增加修道資糧。一般的布施,可能有所期望,而無相布施,才是圓滿的布施,自在的布施,無有掛礙的布施。

無相布施就是布施時去掉能布施的我想,不計較接受布施的人,不掛礙所布施的物品,當然布施後更不存求報的念頭,這種三輪體空無相而施的功德,才是最廣大圓滿的功德。

《金剛經》云: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講話、做事、吃飯、穿衣,只要心存慈悲,處處可以幫助別人,造福大眾。但是不可斤斤計較於人我,不可掛礙布施多少於心上,因此,無相布施才能與金剛般若契合。

 (二)無我度生

佛法說無我,不是說沒有我這個色身,而是心中不要有我的執想,在《大般若經》中,玄奘法師是這樣翻譯鳩摩羅什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經文如下:無我想轉、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人我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勝妙之我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轉。

無我是思想上和智慧上的一種境界,擺脫有形的對待關係的束縛,把自己安住在無人我無對待的上面,能如此想,雖度眾生,而無有一個眾生可度,如此超越的思想,那就是般若性空的實踐者。

(三)無住生活

《金剛經》云: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住生活就是不要迷執外在的五欲六塵的環境,在一切衣食住行的生活上不起貪著。像維摩居士,雖處在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室,常修梵行,他過的就是無住生活。

我們在生活上無住心,那世間上的功名富貴、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種種,對我們又能奈何呢?那時,我們就能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了。

 (四)無得而修

《四十二章經》云:「內無所得,外無所求。」也說無修無證;惠能大師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得才是無上的境界,無得而修才是真正證悟而得。

我們的心性本來清淨,並不須有所增加或改變才會光明。自性本來清淨,自性本來光明;我們本來的面目與佛平等,假如有修、有證、有得,就不是本來的面目了。只有無得而得才是真得,無修而修才是真修,無證而證才是真證。

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證而修,清楚說明生活中如何運用《金剛經》的理念,星雲大師提綱挈領,把經典與生活結合,以無為安樂,以無為喜悅,以無為生活,以無為安住,這是修行的正確方向,自在的人間理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