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小百科18】 《華嚴經》中的毘盧遮那佛

曹郁美 |2014.09.30
1801觀看次
字級

文/曹郁美

毘盧遮那,梵文為Vairocana,意思是「光明遍照」,此光明指的是日光而非月光、星光,以世俗之語來說即是「大太陽」。係以太陽的萬丈光芒、普照群萌的威力,象徵佛之功德、神力無邊;故密教中名為「大日如來」,似乎更清楚直接。

毘盧遮那是法身佛,《華嚴經》中處處謳歌這樣的形象:

法王安處妙法宮,法身光明無不照;法性無比無諸相,此海音王之解脫……如來法身不思議,如影分形等法界;處處闡明一切法,寂靜光天解脫門。(卷二)

此處「法王」是指毘盧遮那佛,「法身」指其形相。需注意的是,法身是真理、智慧、功德的象徵,指的是一種精神狀態,屬於無形相、無來去、無前後的。然而為何冠以「身」,是因眾生對抽象狀態難以體會,故強以「法身」名之。

《華嚴經》中的毘盧遮那佛具有宇宙之主的姿態,由第一品的品名〈世主妙嚴品〉就可體會:世界之主、微妙莊嚴。他是釋迦佛成道之後於法界的樣態,同樣地,釋迦佛是遮那佛行腳人間的血肉之軀之反映,二佛在菩提樹下合而為一,不分彼此。然而凡夫因德行與功夫不足(如五比丘),僅能見到肉身釋迦,無緣得見法身遮那。

從另個角度看,毘盧遮那佛是萬法的本源,諸法皆由此而生,經文說:

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虛空,諸佛於中住。(卷六)

此處的「佛身」即指法身,是說法身與法性皆如虛空一般,具有廣大無礙、能生萬法,又不被萬法所限的功能。同時,「佛身」亦象徵成佛之因:佛性。既然佛身廣大無礙,朗朗照耀於法界,眾生藉此開發自性、與佛等同,故云:佛身能生萬法。

毘盧遮那佛在《華嚴經》中的存在並不明顯,主要是因其法身形象強烈,讀者極容易忽略。其實他是遍布全經、無處不現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