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車教育基金會日前公布的教師調查問卷發現逾半數的教師並不快樂。
以目前台灣整體的薪資結構而言,教師的待遇已經不算差,但為何多數教師還是不快樂呢?缺少被「尊重」的感受,是最主要的因素。
以我在教育現場多年的觀察,發現教師的不被尊重,主要來自兩個面向:
一是家長的自我意識抬頭,遇到與孩子權益相關的事件時,不願先與教師溝通,反而直接訴諸教育局處或媒體,導致教育事件常被過度渲染,形塑了家長與教師對立的氛圍,使得教師不再是家長與學生可以信任的對象。
凡與「教育」沾上邊的事務,教育主管當局不分大小,一律要求學校教師配合處理,甚至明顯是家庭教育才能發揮功用的事務,亦要教師承擔責任,讓教師疲於奔命,無法專注在教學工作上。
教師不快樂看似小事,但不愉快的教師勢必難以營造出和樂的校園氣氛,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習,自然也就不會有自信,最終的受害者還是學生。
因此,不管是教育主管當局或是身為教師合夥人的家長,都必須設法從心裡對教師多一份的尊重,一同扭轉這樣的氛圍,如此才會有快樂的教師來成就有自信的學生。
李學(嘉義市/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