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們都知道外省第二代「台生」的故事,但在相近的時間舞台上,還有「灣生」的故事仍然被埋沒。台日混血作家田中實加花十二年為兩百位「灣生」尋找在台灣的家,出版新書《灣生回家》,紀錄片十月上映。
「灣生」是指日據時期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日本戰敗後,近四十萬名日人被國民政府遣返回日,一半以上是灣生。據記載,近二十萬日本人要求留在台灣,仍被送上遣返艦。
田中實加表示,當時日本軍部告訴灣生,他們只是暫時遣返,馬上就會回來。因此灣生交出房產給台灣日產公司「保管」,但這間公司在倉促變賣日人財產後倒閉,一切化為烏有。
灣生在日本上岸時遭噴灑藥水,日本政府宣稱他們有傳染病,將他們帶至偏遠山區的「台灣村」隔離。好不容易返回老家又遭鄉親歧視、驅趕,灣生只得繼續流亡。曾有在台灣當上新竹中學校長的灣生,返日後無任何學歷證明,一輩子打零工。
有灣生想盡辦法留在台灣,怕口音遭認出,偽裝成啞巴,子女一輩子都不知道父母是日本人。
不論留在台灣或回到日本,灣生把台灣身分當成祕密,一生不說出口。田中實加的外婆是灣生,生前卻未透露隻字片語;田中在追尋灣生的過程中,才發現自己最親的親人也是灣生。一位留在台灣的灣生奶奶,接受田中訪談數次都不肯承認,死前才託人告訴田中,「我就是灣生」。
灣生心中其實深愛台灣,視台灣為故鄉。一位灣生爺爺發現絕症後隻身返回台灣,「我在台灣出生,死也要在台灣」。許多灣生托田中到台灣戶政事務所尋找出生紙,因為他們認為少了這一張,「生命少了一半」。
多年來,「灣生」在台日兩地都是禁忌題材。田中實加表示,她到兩地戶政事務所找資料,不斷遭「踢皮球」。但三一一大地震翻轉了灣生的地位。地震後,台灣是第一個到災區援救的海外國家、捐錢數目也最多。媒體報導後,灣生覺得「以生在台灣為榮」,終於抬頭挺胸、承認自己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