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蘭九月十八日舉行的獨立公投,贏得世人對英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由衷的尊敬。
尊敬,不是來自於公投結果統一派的勝出。尊敬,來自於兩年獨立公投過程中這個民主國家從政黨到人民表現出來的文明、理性、從容和秩序。
我從二○一二年十月執政保守黨首相卡麥倫大方宣布准許這五百萬人口的土地,兩年後舉行獨立公投開始,一直觀察倫敦和愛丁堡之間的互動。
蘇格蘭民族和英格蘭民族之間的恩怨來自歷史的長河,蘇格蘭民族黨的領導人薩蒙德出任蘇格蘭首席部長後,獨立運動重新活耀。呼籲和推動獨立過程中,沒有暴力,沒有鎮壓,有的是議會中、街頭上、媒體上的統獨論辯。即使辯論,也甚少激情咆嘯。
但是蘇格蘭的公投結果對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未來至關重要,對歐洲其他內部也有獨立聲浪的國家將產生影響,投票前夕,贊成獨立和反對獨立勢均力敵,外部的關切才開始提高。英國三大主要政黨黨魁聯袂以「不願傷心離婚」的比喻呼籲民眾慎重投票,歐盟成員國則以是否准許獨立後的蘇格蘭加入歐盟做警告,連一向對政治保持中立的伊莉莎白女王也含蓄希望選民「仔細考慮」。只佔英國總人口數百分之八的一塊土地上的獨立公投,在九月十八日前夕竟吸引了全球的關注目光。
為了擴大民眾的參與,蘇格蘭將公投年齡特意降低為十六歲,這是對年輕人的信任和鼓勵。畢竟獨立是下一代人要經營的國家。
人口五百三十萬的蘇格蘭,合格選民四百八十萬,登記要投票的民眾超過四百二十萬。投票當天,由於兩派之前的激烈拉票,投票率竟高達百分之八十四,這是民主國家任何投票行為中最高的比率了。獨立願望未過,首席部長薩蒙德在承認失敗的記者會中,對這樣高的投票率表示安慰。認為是未來繼續奮鬥的本錢。
九月十九日,當公投結果以百分之四十五贊成、百分之五十五反對呈現時,全世界大部分人都鬆了一口氣,此刻才發現,小小蘇格蘭的公投竟讓全世界神經緊繃。
兩年來蘇格蘭爭取獨立的努力沒有白費,倫敦的首相府已承諾未來要立法下放許多權利,讓地方經濟財政更自主。當然也有悲觀的人認為,在經過這一波激烈的獨立和反獨立拉扯之後,蘇格蘭內部和整個英國社會都已經發生變化或即將發生變化,有報紙標題就這樣寫「聯合王國名稱仍在,但是否聯合就未必了」。
但無論如何,觀察這一場長達兩年的政治運作,我個人還是要對英國民主政體的成熟表達尊敬。
首先,卡麥倫首相允許一個地方政權就是否獨立舉行公投,需要對本身的民主機制有極大的信心;他在結果公布後發表講話的最後說:「它再次提醒我們,我們是多麼的幸運,能夠和平的、平靜的、通過投票解決一個至關重要的爭執。」
其次,畢生致力蘇格蘭獨立的薩蒙德平靜接受公投結果的談話中,沒有任何煽動和怨懟言詞,尊重多數蘇格蘭人的選擇。為表示對獨立未成功負責,他宣布辭去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和蘇格蘭首席部長兩職務。
第三,儘管擁獨和反獨競選過程熱烈,但投票當天秩序井然,透明公正,沒有人對投票結果有異議。公投揭曉後的星期天,兩派人士在教堂中一起祈禱蘇格蘭更好的明天。
第四,蘇格蘭公投在英國其他地區像英格蘭和威爾士都沒有激起爭議,很多人願意平靜接受民主公投的結果。有人認為這種「無所謂」的冷靜是典型英國佬毛病,但也有人相信,這,何嘗不也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文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