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開發史》福爾摩沙新天堂

 野人文化 |2007.01.23
435觀看次
字級

中國移民的台灣拓荒夢

台灣這座資源豐富的美麗小島,與中國只有一海之隔,但中國人大規模移民到台灣,卻是近四百年前的事,但這裡很快就成為尋求新天地的中國移民拓墾或逃難的新天堂。不論是明清時代的閩粵移民,或是二次大戰後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的新移民,台灣提供了他們追求夢想或安身立命的棲所,而台灣也因為渡海而來的充沛人力,在開發上得以進一步發展。

漢人軍事移民

漢人第一次有計畫地大量移民,是跟隨鄭成功而來的開墾大軍。這批數萬人大軍,戰時是軍人,平時則為開墾土地的農夫。鄭成功擊退荷蘭人後,使得台灣成為中國人的領地,中國式的農墾經營從此取代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熱帶農業經營模式。

明清時期的漢移民

明初中國人口約六千萬,到了明末已增加到一億五千萬,清末更暴增到了四億五千萬。人口驟增的壓力,迫使土地資源有限的閩粵地區居民必須向外尋求新天地,而距離最近的台灣,就成了勇於渡海者的第一選擇。這些尋求海外新天堂的移民,就在最先上岸的河口,逐次向內陸拓墾、耕作。

唐山過台灣

一六八三年清軍擊敗鄭軍,將台灣納入大清版圖,之後發現台灣是個豐沛的地力,更企圖將台灣作為中國的穀倉。剛開始時,清廷禁止移民攜家帶眷,也曾實施移民禁令,但仍有大批「羅漢腳」(單身漢)冒險偷渡黑水溝,來台墾荒闢地,並與平埔族女子通婚。

台灣人口數於是從清初不到二十萬,到一百年後急速成長到二百萬左右,為台灣的漢人社會奠下基礎。(中)

轉載自《福爾摩沙大百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