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象徵智慧佛母的〈妙音天女〉。
圖/國立台灣博物館提供
【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蒙藏文化中心、國立台灣博物館昨天舉辦「藏傳佛教唐卡藝術特展」,展出佛菩薩唐卡、藏傳佛教四大教派祖師唐卡與藏傳醫藥唐卡等,三十六幅唐卡涵蓋各類材質、不同形式與色調彩繪而成,盼透過展覽,讓台灣民眾認識唐卡藝術。展期至十一月二十三日,詳情請上官網查詢,網址:http://www.ntm.gov.tw/。
唐卡是一種卷軸畫,大多繪製於布幔或紙上,也有金屬材質製作呈現,色彩鮮艷且種類繁多,除了常見彩繪與印刷的唐卡,還有刺繡、織錦、緙絲、貼花及珍珠唐卡等,流行最廣的彩繪唐卡,底色可分為彩色、金、紅、黑、朱砂及金屬唐卡等。
國立台灣博物館長陳濟民強調,唐卡是藏傳佛教特有藝術,具有繪畫工藝美學技法,從構圖、色彩與線條,流露出清晰工筆風格,廣受民眾收藏。
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蔡玉玲表示,藏傳佛教與藏人的生活、宗教、文化密不可分,藏族透過唐卡祈福、修行,藏僧透過唐卡宣傳宗教教義,唐卡亦融入大自然元素,體現藏人對高山、大川等的崇拜與尊重,更理解藏傳佛教對於藏族的生活意義。
此次展出最為特別的,有藏傳佛教創始者〈蓮花生大士〉、以黑唐卡詮釋佛陀的〈釋迦牟尼佛〉、由紅唐卡繪製代表智慧菩薩的〈紅色文殊菩薩〉,以及〈藏醫〉與〈天文曆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