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相心造】 奇妙的緣會——為高燦寫像
文與圖/林耀堂
為了讓我兩個十五歲的兒子體驗舊時代農民的辛勞,我開車載他們來到嘉義縣偏鄉的新港鄉,參加「暑期割稻活動」。送他們加入團隊之後,我獨自走進一家叫「新港客廳」的餐廳午餐,一段奇妙的緣會就由此拉了序幕。
在「新港客廳」不期而遇的是,當天開車要趕往台南參加喜宴的埔里老友廖嘉展,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因緣巧合,他居然在往南的車程中繞道新港午餐。當我打聽他飯後有什麼行程時,他說:「想去拜訪一位叫高燦的朋友。」並且問我知不知道台灣有一位前輩畫家叫高一峰,高燦就是他的獨子。
我瞪大眼睛望著他兩分鐘說不出話來。高一峰是我讀初中時的美術老師,當年由於年紀小,體會不到高老師繪畫中的機鋒奧妙,後來走上美術這條道路,才了解高老師畫中的寂然悲涼。年歲徒增的近年,更為他孤高無言的畫境深深感動。
半年前受託寫過一篇關於「馬」畫的文章,談到高老師畫馬的造形意境兼具神韻趣味,少人能及。這些日子想多收集高老師畫作的想法,不時在腦中縈繞,是菩薩安排的吧!居然在我平生首次踏上新港旅次中,就巧遇高老師在世上最親近的獨子,並有緣得見他近百張的手稿。撫觸那些半世紀以前高老師的手跡,讓我幾度熱淚盈眶。
初見高燦的臉貌神色,讓我有一些熟悉的感覺,但他已是七十多年紀的人,與我印象中五十來歲的一峰老師相比,不論體形或年歲都大上一截。接過名片才知道他是社團法人「嘉義縣扶緣服務協會」的理事長,長期以來都在擔任推動社會弱勢服務的義工。
想成立服務協會的緣起,是由生活體驗中開始的。原在國中教書的高燦見到班上有身障的學生,讓他深深感覺身心障礙者的不便之處,於是成立了「新港殘障聯誼會」幫助身障的人士。二○○五年正式成立「扶緣服務協會」,服務的對象也擴大到「為老人作健康方面服務,為新住民作文化方面服務,為身障者作經濟方面服務,為社區作清潔方面服務。」
服務的項目多了,高燦為了招募義工,大聲急呼:「人心都是慈悲而善良的,化為行動就是關懷與服務。『扶緣』不在乎你的能力,『扶緣』多的是工作,少的是時間和人力。雖然你付出的點點滴滴微不足道,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既改變了別人,更改變了自己。」高燦雖然辛苦地工作,但說這話時臉上充滿法喜。
離去時,我回望在路口相送的他們夫婦倆,心中充滿對於這個意外緣會的感恩,腦中也迴繞著高理事長:「能幫助別人,會使你感覺比他們更幸福」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