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沒用 全統香豬油合格

 |2014.09.09
2491觀看次
字級
食藥署昨天上午開放實驗室供媒體參觀餿水油的酸價、苯駢芘及重金屬之檢測,圖為實驗人員利用氣相層析質譜儀確認食用油脂中的苯駢芘。圖/黃義書
食藥署公布餿水油三種檢體,左起為最上游胡信德原料褐色臭油;經強冠混合、脫色成原料,外觀變成淡黃色,聞起來仍有臭油味;再經過精煉,變身為鮮香純白的市售成品,用肉眼和鼻子聞,完全無法辨識。 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衛福部昨天公布第一波餿水油檢驗報告,從廢棄回收油經過多重程序製成的強冠公司市售「全統香豬油」,竟然都符合標準;但由於原料來源是回收廢油,食安法律不容,相關製品都要沒入銷毀。

衛福部食藥署公布檢方提供的劣質豬油檢體,包括上游回收業者胡信德回收的廢油三件、強冠油槽中未精煉的原料油脂、衛生人員在市面抽樣「全統香豬油」。檢驗項目包括酸價、總極性物質、苯駢芘、砷鉛汞銅鎘錫鉻重金屬、黃麴毒素,油品是否酸敗、水解的品質指標,另驗動物性成分是否有豬以外成分,並加驗重金屬鉻以了解是否使用皮革廢料等。

檢驗結果顯示,胡信德回收油、強冠原料油的檢體,酸價高達正值標準一點八至二點三倍,比油炸用油的酸價還高,代表油脂不新鮮,已水解酸敗;同樣檢體也出現苯駢芘最多達標準值的二點三倍,這是反覆油炸的廢油指標;其他項目都合格。

食藥署研究檢驗組長陳惠芳說,「全統香豬油」經過精練,顏色純白帶有香氣,從外觀無法想像來源是餿水;除了重金屬檢驗尚未完成,其他項目都符合衛生標準,只是原料是法律不容的廢油,「這顯示不能只靠檢驗把關」。

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說,依據檢查檢驗,合理懷疑是「油炸回收廢油」,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油炸廢油不可以回收精煉進入食品鏈,這種油脂製造的成品進入食品加工廠,所製成的食品都要下架。

食藥署在餿水油事件爆發四天就高效率提出檢驗結果,但檢驗結果疑點重重,包含檢驗油品為胡信德工廠廢棄回收油和強冠原料油,卻漏掉了從胡信德工廠買油賣給強冠的郭烈成工廠,且抽驗時間為九月四日,未能證明油品與強冠三月至八月生產的問題油品為同一批貨。對此,姜郁美回應,「檢方送什麼來我們就驗什麼」,陸續還會有其他檢體送來,包括郭烈成工廠的油品,將再公布檢驗報告。

姜郁美並指出,「全統香豬油」僅是強冠販售的其中一款產品,其餘酥油、乳瑪琳、椰子油等產品,因被檢方查封無法進行檢測,也無從追查下游廠商;但強冠往來廠商多為食品加工廠,與民眾飲食息息相關,未來不排除針對市面上其他強冠油品進行清查,調查是否有其他產品也混充餿水油。

食安管理專家、行政院政務委員蔣丙煌表示,廢油檢驗合格,可能是因混油稀釋了壞油比例,但這依舊是違法食品須下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