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餿水油事件愈演愈烈,國內外許多大廠都中招。衛福部食藥署昨天表示,受害廠商可根據契約提出民事訴訟,國外廠商也可憑買賣契約,向出口商求償。
衛福部昨天傍晚公布餿水油流向調查進度,波及廠商增為一千二百四十七家、共二百零八項產品,所增加的幾乎是業者自行通報,顯現業者自律程度提高。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馮潤蘭說,廠商之間的賠償屬於民事問題,受害廠商可根據契約合同,向貿易供貨商提出民事訴訟;但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偏好以現金交易,當權益受損時無法提出證明,因此她呼籲廠商買賣過程中應留下進、出貨憑證並訂定契約,如果權益受損可以做為證明,向法院提告。
至於外銷香港的部分,馮潤蘭指出,由於雙方貿易自由化,政府不會涉入,只要符合國家標準即可出口;遇到詐欺行為時,對方出口貿易商只要能提出雙方買賣契約,就可以依據契約內容,向台灣出口商求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