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塔,一如我對其名的遙想,在九層之上堆疊的無限懷思,述說生活地圖中的家鄉風情。台灣的夜市裡、小巷弄,抑或是家常小菜中,總有它的身影,彷彿是一位開門見山的老朋友,一路相伴。
文/江佳芸
九層塔,一如我對其名的遙想,在九層之上堆疊的無限懷思,述說生活地圖中的家鄉風情。台灣的夜市裡、小巷弄,抑或是家常小菜中,總有它的身影,彷彿是一位開門見山的老朋友,一路相伴。
即便如此,在幼年時期的心靈中,對於九層塔的濃烈香氣,以及它所衍生的各式菜餚還是顯得有些空洞,因為對於它所扮演的提味之角色並不十分在意,所以當時往往都不自覺的將焦點落在與它搭配的食材上。
每當我不自覺投入其他食材上頭時,九層塔是配角,但當我有意識的品嘗因它的獨特香氣所帶來的知覺張力時,它是主角。在兩種層次的品味交融當下,賦予我對九層塔不同的觀感。我感覺自己從枝微末節的體察中,有開枝散葉般的發現,原來幼時的不自覺為未來的意識層次留下伏筆,倘若沒有這樣的體認,一切便顯得平淡無光。
隨著年紀與心境的成長,栽植香草植物也成為我玩味閒暇時光的一種方式,而九層塔便是我的首選之一。從灑下種子的那一刻,我腦中就醞釀著綠意盎然的景象,我只是凝視著剛嵌入種子的泥土,便開始有一些關於九層塔的思緒浮現。
九層塔雖然只是屬於羅勒的一種,兩者並非相同,但是名字卻經常相互混用。我總以為這是一個有趣的對照,因為這兩個名字所引發的想像不同。羅勒感覺上是較為西式而恬雅的稱呼,在許多介紹西式菜餚的食譜上,常用羅勒或巴西利來指稱九層塔,但往往造成混淆。我一開始也不能一眼望穿這些名字背後正是我熟悉的植物,這樣的疑惑使我想著,那遍布在我情感記憶上的,是九層塔和與它繫在一起的熟悉感,是那個可以引領我想像空間的名字。
看著陽台的九層塔從萌芽到長成,那曾經醞釀在腦海的綠意變得真實。我的思緒與情懷依舊,回顧幼年,品味現在與未來,我依然遙想在九層之上堆疊的無限懷思,是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