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慢技師 戴雲發 拿出良心造屋鋪路

李碧華 |2014.09.06
1432觀看次
字級
確實的施工,蓋出品質可靠的耐震好宅,戴雲發對後代負責。圖/人力建築公司

文/記者李碧華

自慢,在日文中指「一個人最拿手的事物」,這正是戴雲發以正確觀念形成正確態度的成功之道,這位「建築交集會」理事長始終相信,只要觀念正確又樂觀不懈,無論應用在哪一項領域,都會更真、更善、也更美。

「像傳教士一樣,我到處公益演講,為了宣揚建築安全,只要有人想聽,我就開講,從小聚會一路到大型的公開演講,愈來愈多人聽,就有愈多人意識到建築安全的重要性。」戴雲發說,如果按照一般流程或習慣來處理,不會感動人,也不會留下特殊印象,唯有拿出最拿手的絕活、壓箱底的建築物結構設計及施工技術而展現「自慢」,才能呈現最完美的專業。

四處奔波演講及授課,戴雲發傳遞「一次就做對」的概念,在相同成本預算下,可以建造出品質更好,更安全耐震的房子,又為何不戮力而為:「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馬不停蹄猶如傳教的過程,說不辛苦是騙人的!但,成就感來自於,再有機會去監造建案時常發現,倘若注視著現場看起來有品質疑慮的地方時,工班會靦腆地對他一笑說:「啊!戴技師,我知道,我知道,你上課有說過應該怎麼做才是對的,不好意思,是我們疏忽了,馬上改正!」這些回應,真的比什麼都值得。

還有一次演講,碰上一位921受災戶對他掉眼淚:「戴技師,如果早點能用您這樣的安全觀念及方式建造房子、選擇房子,我的家人或許就不會在921地震中枉送命了!」當下無限震撼與鼻酸,讓戴雲發更堅定想:即便這條路走起來並不容易、即便路上佈滿荊棘,但只要一想到那位女士悲戚的神情和話語,就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去走這條艱辛的路!

在農田與工地中成長的農家小孩如何與建築結緣?戴雲發憶起童年而展露赤子光彩的說,生長在中壢務農世家,從小和父母在田間討生活,日復一日的晨曦而起當小工挖池塘、敲掉廢棄磚頭外層的水泥,砌出魚池及豬舍。就連鄉下道路,有些也是父兄拿著鏟子、木樁,慢慢將路面鋪設以夯實的精神一吋吋做出來的。

「父親不但捐出自己家的土地,還帶我們兄弟把它做成道路讓大家通行,真正的是造橋鋪路。當時我還只是一個小學生,直到現在想起這段歷程都覺得好有趣,也好有意義。」中學以後,戴雲發只要放假就在工地扛石材、挑砂、攪水泥、舖大理石。「當時的我雖然沒有任何建築或結構的概念,只知道師傅怎麼說就怎麼做,但老師傅們的庭訓就是步步務實、不可偷工,因為,蓋出來的房子是要給人住的!」在大學選修了土木工程科系,戴雲發的人生志向確定得極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