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與其一個人自娛,何妨打開心胸,與人共享。正所謂自娛娛人,豈不皆大歡喜!也許自己就能滿足,但數人共享,卻又是另一種快樂!到天文台當了近一年的義工,讓我深刻的體會到,與其一個人寂寞觀星,不如與他人共擁浩瀚無垠的星海,一同探索宇宙之美。
從小,父母師長總殷切叮嚀我:手心向外、自私則無友。乖巧的我謹守奉行,倒也嘗到不少甜頭。在學校,一群好友不但有福同享,也常有難同當;每每有新出爐的美食,必同桌共享;有新玩具抑或軼聞趣事,定會促膝互相交流分享。在朋友相伴下,所獲得的樂趣總是等倍地上升;而不如意的事,也總能在同學的安撫下煙消雲散。我想,這正是分享所傳遞的意義:它不但帶給我們比獨享時更多的快樂,也為我們減輕在單獨面對挑戰時,肩上所負的重擔。
中年級時,和好友在種植的蔬菜中發現了一隻菜蟲,牠肥胖的身軀及笨拙的移動,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四、五個好友便決定擔起照顧牠的責任;隨著牠漸漸長大,我們的感情也在無形中變得更為緊密。慢慢的,陸續有人加入我們的行列;最後,牠竟然變成「班蟲」。每天,有無盡的新鮮葉菜供應,無數的人爭著照顧牠,許多「家」等著牠搬入;班上開始有了共同的話題與目標,漸漸地,大家開始懂得相互幫忙、彼此合作了!當初大家決定一起照顧牠時,那分的愛與喜悅,居然無限擴大,感染了眾人!
我想著:若非那位同學願意將這隻小菜蟲托給我們照顧,而是自己留下;若非我們願意將這隻小菜蟲與同學分享,而是自私藏起,那麼,恐怕現在這和樂融融的景象是不復存在的。
曾經看過一段影片,片中人物以「互助」達成了一個以善心為基礎的循環,而在片末,當初最先伸出援手的人,竟接到了由自己丟出的「愛心迴力鏢」。正如老師告訴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圓,一旦自己發出了善意,最後得到的,會是更大更圓滿的善。」我們如果願意對他人釋出善意,別人在接受幫忙後,定願意把自己所收到的善意轉換成力量,幫助更多人,這就是愛的循環。擔任義工的意義也是如此,無論是在街上掃地,在路上指揮交通,在館內當解說人員,無論受惠的人我們是否認識,但透過他們,我們便能圓這個由愛心所構成的圈。
將自己的愛與他人共享吧!願意把好東西「分」予他人,和他人共同「享」有這份快樂,彼此的友誼將更歷久彌新,愈陳愈香。在獲得一樣東西的同時,若是願意將其散播出去,把愛傳下去,自己也會享受到,正如西方俗諺:「向別人灑香水,自己也會沾上幾滴。」別吝於分享自己的所有,或許日後,將讓你驚喜連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