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兩周多吃水果之後,陳小姐的腸胃問題獲得明顯改善,人也變得較有活力。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今年調查兩岸兩大都會區青壯年人「身體快樂訊息」,發現台北人輸給上海人,且排便順暢力也不如上海,又以輕熟女健康表現最差。營養室主任許惠玉表示,蔬果攝取愈多、身體就愈健康快樂,中秋節快到,建議送禮「與其送月餅,不如改送水果禮盒」,傳情也傳健康。
據董氏「台北vs上海身體快樂訊息」網路調查,發現兩岸兩大都會二十至五十九歲、大學以上學歷青壯年人自我評量結果,台北人「最不快樂」,身體快樂平均六十二點一分,輸給上海的六十五分。
許惠玉表示,身體快樂指數包括順暢力、美肌力、免疫力、舒活力和愉悅力,兩地自評身體快樂分數都僅在及格邊緣,背後問題出在「不順暢」。台北人「順暢力」輸給上海,近五成台北人苦忍「脹氣、殘便感」等困擾超過半年。進一步將兩地區男性和女性分成四組,台北女性自認身體最不快樂,只拿六十點五分。
董氏營養師呂蕙如說,蔬果吃不夠,腸胃就不順暢。根據調查,台北人平均每天攝取三份蔬果,距離每天五份的建議量有一段差距,也比上海人少吃零點四份;且愈年輕蔬果吃得愈少。調查「身體快樂」指數顯示,蔬果中的營養素和膳食纖維,是決定順暢力的關鍵;台北人吃蔬果輸給上海,以女性最容易有腹部不適問題。
二十六歲、在貿易公司擔任業務助理的陳小姐表示,自己因工作壓力、加上多外食,不會刻意增加水果攝取,大概兩三天才排便一次,有時候甚至五天才排便一次,除了排便不順外,陳小姐也深受容易腹脹、殘便感之苦。後來經過十四天奇異果體驗,才使困擾已久的腸胃道問題獲得改善,整個人也變得更有精神。
台東醫院院長暨三軍總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祝年豐指出,奇異果含高保水性的「膳食纖維」與獨有的「奇異酵素」,能改善便祕,還可以減緩腹脹、殘便感、消化不良等腸胃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