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黑鳶覓食 9月掀熱潮

吳政峰 |2014.09.05
2943觀看次
字級
基隆市野鳥協會表示,最佳賞鳶地點基隆港海洋廣場,時間是秋季與冬季的早上九時到下午三時,有機會看到兩隻以上黑鳶,近距離在海面上覓食行為。 圖/記者吳政峰

【記者吳政峰基隆報導】中秋節將屆,是否厭倦一成不變的賞月和烤肉?走一趟基隆港,親子近距離體驗不一樣的賞鷹之旅吧!時序漸漸入秋,基隆港海洋廣場出現二十多隻俗稱老鷹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黑鳶」。牠們趁著海風在港區天際飛舞翻騰,好不壯觀。結合力與美的俯衝獵食秀,正精采上演。

「厲翼、厲翼飛高高,囝仔中狀元;厲翼、厲翼飛低低,囝仔快做爸;厲翼、厲翼飛上山,囝仔快作官。」這是一首流傳已久的老鷹民謠,由於目前正是基隆港賞鷹季節,老一輩基隆先民的賞鷹體驗,後輩的我們讀起來頗令人莞爾一笑。

基隆市野鳥協會說,每年六到七月,黑鳶陸續從各繁殖區,包括,基隆、瑞芳、平溪、金山等地,飛往基隆港區上空聚集「交朋友」。牠們通常從下午二、三時起在等待區等待合適的風力及時間,然後一起在空中盤旋、滑翔、追逐,肚子餓了就在海面上覓食。太陽下山,天色昏暗至人類肉眼已無法看到時,黑鳶才返回夜棲地。而九月到次年一月,最多曾有超過三十隻黑鳶,同時展翼翱翔基隆港,近距離就能在海洋廣場畔,體驗黑鳶獵食秀。

如同棒球比賽的選手滑壘一般,黑鳶在百分之一秒的瞬間,向下俯衝至海面,尖銳有力的腳爪迅速抓起小魚、腐肉,接著一個彈跳,立即起飛,並以蜻蜓點水的姿勢優雅地劃過海面,翻騰飛舞在藍天之際。

前任總幹事沈錦豐說,黑鳶與基隆港之間有一個美麗的故事。旭川河口的崁仔頂漁市場早在清朝時代就已經存在。漁市場為顧客清理出來並丟棄的魚內臟等食物,從旭川河漂進基隆港,很自然地被黑鳶吃掉。因為這個偶然的食物鍊,黑鳶和基隆港、基隆市民,建立了百年以上的和諧朋友關係。相較於南台灣,黑鳶多在郊山覓食,基隆港區是全台灣唯一能夠近距離觀賞黑鳶之美的大自然生態教室。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