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破玩偶重獲新生 主人噴淚

 |2014.08.28
1214觀看次
字級
一對夫婦今年五月在雪梨「娃娃醫院」領回修好的貓熊玩偶,非常開心。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不一定好。電影《玩具總動員》中,導演把被打入冷宮的玩具那「怨嘆」的心情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我們一方面看了哈哈大笑,一方面也會想起從前抱著睡、到哪都要帶著的玩具到哪去了呢?

隨著時間流逝,物品不堪用的現實總會出現,任我們再怎麼愛惜的玩具,總有沒辦法再被拉著、抱著或是當出氣筒的時候,幸好,澳洲有一家百年歷史的娃娃工廠不屈服在這樣的現實之下;廠內的修復員個個身懷絕技,讓破舊的玩偶們喜獲重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雪梨這間「娃娃醫院」(Doll Hospital),創立於一九一三年,第一代經營者為哈洛德‧查普曼(Harold Chapman),目前由第三代、六十七歲的杰夫‧查普曼(Geoff Chapman)經營,顧客大多來自澳洲和紐西蘭。

杰夫表示,工廠的全盛時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許多進口貨物和加工製品都受到管制,在新玩具告缺的情況下,娃娃醫院開始受到矚目,小女生們也可以和換了新裝的玩具繼續當「好朋友」,廠內的修復員說:「當我們看到小女孩抱著新娃娃露出笑容時,就是這份工作最讓人滿足的時刻!」

這家娃娃醫院至今已修整了兩百五十萬個大大小小的玩具,而且種類繁多,如金髮碧眼洋娃娃、絨毛熊寶寶、木製搖搖馬,甚至是娃娃車,都會進廠維修。

現在,這間醫院有十二位修復師傅和七十個員工,每天在成堆的殘缺肢體中為娃娃尋找適合的零件,就像是動手術的醫生。杰夫表示,近年上門修娃娃的顧客不同於過去的單純修繕而已,而是希望自己用過的娃娃能成為傳家寶,傳給孩子,甚至孫子。杰夫自豪地說:「許多顧客看到我們修好的娃娃,都會噴淚,他們很驚訝我們把殘破的娃娃修成像是新的。」

杰夫表示,他要承襲祖父和父親的精神,帶領工廠內同樣「繼承家業」的修復員們,繼續這份修復大業,「這是一項藝術,每個人都報以強烈熱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