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X十Y》電影談起

 |2014.08.22
1880觀看次
字級

台灣的城市行銷再添佳績。英國知名媒體BBC去年低調來台,拍攝《X+Y》電影;一方面表彰台灣中學生的數學成就,也提升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讓台灣同時對全球展現了二項傲人的長處,值得國人欣慰。

《X+Y》由BBC製作、拍攝,品質可以想見,但這部電影既是以英國培訓數學天才的過程為故事主軸,為什麼不在英國本土拍攝,而要來台灣拍?主因是,台灣的中學生在歷次國際數學競賽中,屢傳佳績,已經成為常勝軍,並在國際數學比賽中建立優良聲譽。BBC要拍培養數學人才的故事,當然不能沒有台灣元素。

國際中學生的數學競賽,主要以「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美國中學數學分級能力測驗(AMC)」為主。台灣在這兩項競賽都經常奪冠,並產生了許多金牌選手。這項成績不只是替台灣在競賽中爭光露臉,更讓台灣的整體數學教育水準獲得國際的肯定。

幾年前,美國AMC總部執行長Steve Dunbar就曾表示,AMC已舉辦五十九年,台灣學生的出色表現衝擊到美國數學教育;AMC總部將研究台灣數學教材及教法,吸取台灣經驗。美國內華達州也具體延攬了至少十位台灣的數學教師,赴該州教學一年。美國是科技大國,數學被認為是「科學之母」。美國都如此肯定台灣的數學表現,可見台灣的實力確實已臻國際水準。

但這個令國際肯定稱讚的領域,今年卻掀起重大爭議,因教育部決定修改「十二年國教數學課綱」,大幅降低高中數學必修課學分,從目前每周二十四小時,驟降為十二小時,降幅高達百分之五十;不僅在台灣教育史上是第一次,在各國也未見如此鉅幅調整,因此引起國內家長及教育團體之間的尖銳爭論。

這個問題引起中研院的重視,在今年的院士會議中,多達九十三位院士聯署,呼籲教育部收回成命,勿因此斷送台灣的數學教育前途。中研院院士們指出,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的高中數學必修課只到高二上學期,高二下就改為選修,台灣「獨創全球」,可能替未來埋下隱憂。

曾獲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的「費爾茲數學獎」的中研院院士丘成桐直言,全世界愈來愈重視數學人才,「台灣不向前走,還往後退!」他擔心,如此下去,台灣將面臨無人才可用的窘境。

教育部的回應是,減少數學學分是經過與教師團體的討論,才做出的結論,目前沒有修改的打算。但反對這項政策的聲音中,同樣有來自教師組織,這是否又是一個各說各話的兩難?

按照新課綱,未來台灣高中生在三年學習過程中,總共數學時數是二百小時。而各主要國家,德國是二百五十小時、美國二百五十到三百小時、日本三百五十小時、新加坡則高達四百到六百小時。

只比較數字,可能無法完整解釋台灣為什麼要大幅降低高中數學上課時數的疑問。然而,美、日、德的科學水準都比台灣高出不知凡幾,未聞其減少高中生的數學上課時數,且都比台灣高;新加坡則是台灣在亞洲的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其數學時數更是台灣的二到三倍!

為了國家人才的培育,教育部不應草率修改數學課綱,更應該把這項巨大改變的重要教育政策說清楚,講明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