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日

吳妮民 |2014.08.18
1681觀看次
字級

文/吳妮民(獲第一屆報導文學獎)

頂著夏末仍熱辣辣的日光,伴隨校園裡轟轟蟬鳴,我的皮膚頓時感到隱隱光壓,所有映入眼簾的顏色都亮麗得接近刷白。

從沒有那樣渴求過一輪太陽,在漫長無際的雨季來臨之前。

五月的節氣一到,照例關上窗,照例,梅雨陰陰地下了。雨水連綿,一張穹蒼深處灑下的軟網,鴿灰色,無光,密密實實籠住整個山頭,遂使得我家屋坐落的城市南陲,小小的丘陵地,被溼冷水氣所困圍了。

其實,我喜歡雨的。

雨,可以無息地下,叨叨絮絮地下,萬馬奔騰地下;聲音亦是錯落的、有序的,一種使人靜定的節律感。季節年年去而復返,雨來,是沒得商量的,它那麼公平,不分輕重緩急把大家鎖在屋裡,使人斷了外出的念頭;這時,最最適合躲在書桌前或棉被裡——入睡時,若伴有雨聲,便格外令人安心。

一場場天荒地老的雨,躊躇著,彷彿就要下到沒有終局。

空氣濡溼多日後,所有的角落裡,黴,也陰陰地長了。起初,是經過玄關,嗅到密閉鞋櫃散出的潮霉之氣,因而急急打開門片,將各雙皮鞋拖出一看,唉,發霉了!冬藏過的鞋,東一處西一處,冒出了青色的黴斑,長得旺盛的,菌絲甚至爬了厚厚一層,挺舉孢子,在空中招搖。那提醒了我們該將屋內物件都翻開檢查,果然,擲在地上的皮包不出三日也生了綠黴、從京都帶回的帆布包亦培養皿似地密布灰白圓圈、鋼琴黑鍵上有雪花紋路、木桌邊緣發了白黴、蠹蟲趑趄於書櫃層板、眾多紙頁長出黃斑點點……

雨季到了後來,竟都在無止盡的擦擦抹抹間度過。氣象預報上的雨傘小圖延續到下一周。眼看雨還答答地落,內心真是焦灼:愈在意的東西愈無法容忍它黴蝕,可是,在意的東西是這麼多。

就在這時,我盼望一輪大放的太陽。

最懷念,是台南的太陽。台北長大的我,直到赴外地讀書旅行,才知道即使天空中掛著同一盞日輪,隨著經緯度切換,它也有不同面目的。十九歲那年偕父母南下至成大報到,一跨過北回歸線,很明顯地,陽光便慷慨了起來。走出車站、大學裡步行,頂著夏末仍熱辣辣的日光,伴隨校園裡轟轟蟬鳴,我的皮膚頓時感到隱隱光壓,並驚訝地發現所有映入眼簾的顏色都亮麗得接近刷白,彷彿底片過曝,而那竟成我對台南的第一印象。爾後幾年此地生活,最無虞的便是晒衣。彼時我初住校,行李不多,下身衣著僅僅帶了一件長褲,正苦惱著今日穿完明天該怎麼辦呢,未料,傍晚將長褲脫下洗濯、吊掛起來,不到幾個小時,它徹底乾了。

然而這樣一個適合人們做夢、幹活、洗物晾物的好天氣,我只利用到入住醫護宿舍那一年。大七了,學生皆搬入毗接醫院的大樓,空間寬敞且設備堪稱齊全的醫護宿舍,不知為何,卻不太看重晒衣場。公共晒衣處不大,或許前輩後輩之間也怕貼身衣物大剌剌掛出難為情吧,總之利用的人是少數,多數的居民——包括我——對於晒衣的折衷做法,是把機器洗瀝後的溼衣再運回房間,件件吊在附滑輪的伸縮衣桿架上,一排兩排,好似要去騎樓擺地攤的模樣。房裡遂擠滿溼淋淋猶滴著水的衣物,想開窗通風嗎?但並不能啊,因為公告欄已經明示了:本大樓為中央空調,請勿開窗造成管路水氣凝結。於是乎,帶水溼衣積滯成房內的氤氳,而我竟靠著冷氣除溼,六年來,也弄乾了所有的衣服。

回台北生活這兩年,總算又有陽台可用。布單披掛著,大約兩三天可被風透、被斜射的光線炙乾,我已心滿意足,然這還不夠,在見識了婆婆的洗晾手法後,才知道她搶日頭根本毫不手軟。我的婆婆,她對乾燥明亮的日光有著無上信仰,也許長年身處高溫少雨的彰化,光源來得奢侈,加上自家透天厝頂即晒衣場,遂養成她每洗衣後總要以紫外線消毒的習慣。婆婆迷戀布料被陽光蒸過的蓬鬆手感,並且執著於纖維發出的樸素香氣,台北小住期間,她絕不滿足於射進偏狹陽台的日光,非把東西全拿上屋頂不可。因而只要她在,家裡被單枕巾腳踏墊等最少每周輪番曝晒一次,公寓樓頂晒衣架則形同她的私有財。身量不高的婆婆捧著一籃籃衣物及被褥,跑上跑下,趕在夏日積雲聚攏前,向天空遞出一件件的待晾布品,是最深植我心的母親形象。有時天象難免沒看準,「唉呀,落雨了啦!」她向窗外一瞥大驚,跺腳便往頂樓跑去;未等得及搶收完全,午後雷雨,終究還是刷刷瀝瀝地下來了。

今年過了端午又是颱風,風一陣雨一陣,太陽露臉總不那麼爽快。回頭看看那堆霉壞之物,要到哪裡才能分到一捧陽光?神話裡夸父逐日,追到天涯,追得喝盡大澤之水仍乾渴而死、手杖落土成林,憑的是一點天真和執念,而我為的是生活。可惜了,中南部的陽光是不能移植過來的,借一片也不行,它必須即給即用。要是,要是光線亦可以秋收冬藏,或者把它抖一抖取出便能滿室生輝、解潮去淒寒,那麼……我呆呆地空想。

好一陣過去,就在我替鞋櫃衣櫃買的除溼盒水位滿了後,氣溫漸漸上攀,終於來到了真正的暑夏,每早,精白而凌厲的日光就照得天空發藍、照得人們身體冒汗。我喜出望外,遂迅速晾起耽擱已久的衣鞋被單。轉眼立秋翩至,但在這亞熱帶海島,高溫酷暑不會那麼快有消褪的打算。新聞繼續報導,日本京都出現了接近四十度的異常氣溫,許多人中暑,請近期前往日本者特別留意。「嗯,真的好熱啊。」我看著電視,突然就想念起了秋天的颯爽和冬天的冷靜。

好在此地四時仍有變化,使得盼望不致太久,忍耐毋須太長。一輪日頭,我有時愛、有時又厭它,心性反反覆覆,做為人,大概都是這樣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