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為了加強伊波拉病毒的防疫整備工作,昨天在桃園機場舉行「國際機場疑似伊波拉病毒感染旅客後送就醫實際演練」,讓檢疫、醫療及機場相關單位能夠熟練病患後送流程及相關防護措施。演練情形逼真。圖/陳嘉寧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為了加強伊波拉病毒的防疫整備工作,昨天在桃園機場舉行「國際機場疑似伊波拉病毒感染旅客後送就醫實際演練」,讓檢疫、醫療及機場相關單位能夠熟練病患後送流程及相關防護措施。演練情形逼真。圖/陳嘉寧
【本報桃園訊】因應西非伊波拉病毒疫情仍未受控制,疾病管制署昨在桃園國際機場,舉行伊波拉疑似個案就醫後送演練,防護等級比照H1N1,從機場送達醫院約一小時。
疾管署長郭旭崧表示,台灣與非洲往來未較歐美頻繁,傳染伊波拉病毒風險低,但目前約有一百多名台商在奈及利亞,將密切注意當地疫情,必要時不排除派出人員至奈國協助台商。
昨設定一名旅客自奈及利亞,經香港轉機,進入台灣,通過機場入境發燒檢疫站時,出現發燒、頭痛症狀,經檢疫人員再次量耳溫,確認發燒到卅九度、詢問旅遊史,了解該名旅客兩周前赴奈及利亞,即引導至檢疫室,並發予口罩,檢疫官穿上C級防護衣,包含防護衣、N95口罩、眼罩、手套及鞋套,對旅客進一步檢查。
機場人員協助拿取該旅客的行李,引導他走側門出境,並圍起管制線,避免與其他旅客接觸,出機場直接上救護車,由醫院人員接手。到達指定應變醫院部立桃園醫院急診室後,由與一般民眾分隔的側門進入、進行採檢,接著由專人引導至負壓隔離病房。
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舒倖表示,伊波拉病毒是接觸傳染,不會透過空氣傳染,但仍比照H1N1、H5N1、H7N9等新興傳染病使用負壓隔離病房應變,目前院內有十二床負壓隔離病床。
疾管署新興傳染病整備組長楊靖慧表示,國內三座國際機場都有發燒檢疫站和後送就醫指定醫院,桃園機場是衛福部桃園醫院,松山機場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小港機場則是小港醫院。
郭旭崧指出,疾管署檢疫官會在機場入境發燒篩檢站發給旅客「預防伊波拉病毒感染」健康關懷卡,提醒民眾萬一入境後出現疑似症狀,可打一九二二免付費防疫專線,疾管署會協助提供諮詢及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