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展維
前幾天在諮詢櫃檯碰到一位陳女士,詢問有無飲食上需注意的地方,諮詢過程中發現,她以為牛奶除了可以補充鈣質,用來服藥比水更有好處,其實這是錯誤的迷思。
牛奶有很多鈣、磷,富含蛋白質,確實很有營養價值,很多慢性病患者,習慣早餐喝杯鮮奶,帶來元氣的一天,但餐後緊接著服藥,可能讓牛奶與藥物發生交互作用,千萬「藥」小心!
牛奶中的鈣會與常見用於四環素類抗生素(tetracycline、doxycycline等)、治療感染症的抗生素(如:ciprofloxacin、norfloxacin等)、及治療骨質疏鬆症的strontium ranelate(補骨挺疏,protos)、alendronic acid(如:福善美,fosamax)等藥品形成不溶性的鹽類,降低藥品的吸收與療效,容易治療失敗。
服用鐵劑時避免和牛奶併服,牛奶中的磷離子和鐵離子會結合,以及鈣跟鐵之間存在競爭性,也就是說,可能會使鐵的吸收變差。另外,常用於治療便祕用的bisacodyl腸溶劑型,外表有一層避免被胃酸分解的膜衣,膜衣得以保送藥物到腸子才發生效用,此時若與牛奶搭配服用,會因牛奶中和了胃內的酸性,而造成藥品提早在胃內分解,增加胃部刺激和造成腹痛的副作用。
吃藥應避免以茶、咖啡、酒精性飲料、葡萄柚汁、及牛奶配服,服藥還是配溫開水最好。有飲用鮮奶習慣的患者,就醫時可主動提及,讓醫師選擇較不會產生交互作用的藥物,或請教飲食如何調整。
先服用以上藥物者,建議間隔二至四小時以上再喝牛奶或吃其他乳製品,其實不僅牛奶及乳製品,其他含鐵、鈣、鎂的綜合維他命、鈣片及制酸劑(胃藥),同時併用以上藥物,也都有可能會發生交互作用,還是多諮詢醫師及藥師,並按照醫囑吃藥,用藥才能安全有效。
(作者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