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抽檢市售鈣片,發現部分商品未標示鈣含量,民眾無法控制每日攝取量標準。圖/許俊偉
【本報台北訊】不少人會買鈣片來存「骨本」,尤其老年人。消基會發現不少鈣片商品的標示不合格,甚至連鈣含量都沒標示;有商品則是實測出來的鈣含量與標示不符。消基會說,鈣攝取太多或不足都不好;長期「補」過頭,嚴重可能腎結石、心律不整,甚至猝死。
消基會在雙北市抽檢二十七件市售的國內外鈣片商品,檢視其標示與實測鈣含量是否與標示相符,結果有四件標示不合格、兩件實際鈣含量與標示不符,其中「舒鈣1200」兩者皆不合格。
消基會說,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的鈣攝取量為一千毫克,但四件標示不合格中,有三件未標示鈣含量,民眾要如何掌控攝取標準?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會「鈣」過頭。消基會說,除應標示鈣含量,也應標示每錠或每片鈣含量占每日基準的百分比,以便消費者酌量攝取。
消基會也實測發現,「舒鈣1200」每公克實際鈣含量在二百五十到三百四十毫克間,但依其標示換算每公克卻僅九十六毫克,實測值比標示多一點六到二點五倍。
消基會說,「舒鈣1200」每顆有二點五公克重,依上述實測結果,吞一顆可能就吃進六百二十五到八百五十毫克的鈣,若依其標示指示早晚各吃一顆,一天的攝取量恐遠遠高過一千毫克的標準。
消基會檢驗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說,鈣攝取量不足或過多都不好,長期攝取過量,會有肌肉、心臟收縮問題,嚴重的話還會導致腎結石、腎功能衰退、心律不整,甚至猝死。他建議民眾可從牛奶、麥片等天然食材來補鈣,注意飲食均衡和多曬太陽,骨本自然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