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日前前往醫院探視斷手的消防隊員,為了安慰對方,說了台灣俚語「打斷手骨顛倒勇」,被外界揶揄說錯話。
「打斷手骨顛倒勇」本是一句好話,表示愈挫愈勇,但透過有心人渲染,反落得「言多必失」,始料未及。
馬總統南下探視災民,理應得到善報,豈料無心之話,遭到嚴重誤解,說總統曲解台語,落到「好心被雷親」的窘境。
一句無心的話,不止立委罵翻,也被網友認為沒有同理心。事實上,這是文化上的差異,不可從字面上解釋。
這句俚語中的「打斷手骨」,並非真的斷了手腳,只是一種譬喻,如生意失敗再起,馬總統不懂閩南語的隱喻,才會凸槌鬧笑話。
馬總統身為一國元首,關愛百姓理所當然,但要了解在地的語言的隱喻,才不會引喻失當。否則「做到流汗,嫌到流涎」,被誤以為是「六月芥菜假有心」,那才划不來呢!
吳全安(台南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