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第六次例會昨天在北京召開,雙方主談人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及大陸商務部副部長高燕會後分別舉行記者會宣布,雙方商定八月底前舉行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協商。
陸方召集人、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在會議開幕致詞時表示,大陸理解台灣談判團隊面臨的壓力和困難,但大陸談判團隊同樣需要協調「方方面面」;雙方貨品貿易協議談判團隊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分歧,須秉持「相互理解、相向而行」的原則繼續克服困難,且「確實合理地要價」。
至於服貿,我方召集人、海基會副董事長張顯耀說,「我方會盡全力,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實施生效」。他說,台灣內部正在討論洽簽兩岸協議的程序性機制,這個機制「不會對兩岸將來簽署的協議、甚至對貨貿協議的簽署有所影響」。
會後,卓士昭表示,考量中國大陸與南韓預計在年底前完成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雙方商定在這次經合會後「盡快安排下一次協商」,初步規畫在八月底前舉行,以持續推進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的協商。至於服貿協議,卓士昭說,雖然尚未生效,但雙方同意,經合會下設的服貿工作小組運作「不必因此暫停」。
對於爭端解決機制,卓士昭表示,雙方已取得積極進展,就相關內容達成諸多共識,並將持續推進商談的進程,希望能適時達成協議。
此外,卓士昭也宣布,雙方決定在經合會產業合作工作小組下的LED照明、無線城市、冷鏈物流、顯示(器)、汽車、紡織等六個產業分組外,新設「醫藥產業」分組,以此促進兩岸產業界密切互動與互作,加強合作基礎,達到兩岸產業合作雙贏。
海基也表示,經合會針對無線城市合作議題達成共識,將在成都、寧波、福州試點,並同意推動兩岸在4G與5G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