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個人參與有關補救教學、有效教學、閱讀理解等研習活動,總覺得政府辦理多元化研習的立意良善,有助教師增進專業知能,做個激發孩子創意與潛能的好老師。
美中不足的是,許多學校為了達成上級研習意求,短時間內無法找到專業講師主講,讓研習教師聽了有所收穫。過於短期密集式研習課程,令研習教師疲於奔命,身心俱疲,成效不彰。
部分研習名目不符教學需求,如國中生早已不寫書法了,語文教師卻還要參加書法研習等。
個人提出以下建議,供作日後辦理參考,期以國中小教師汲取新知,充實適性輔導、因材施教,多元發展等教育理念與專業素養,提升教學能力,激發孩子創意與本身潛能,使十二年國教畢其功於一役。
首先要下放權力給國中小,讓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成員共同備課、做行動研究等。
個人曾參與過校內《小綠芽》社群活動,採取合作改善教學困頓之處,教起來更有品質,學生學習更有成效,建請教育處考量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活動視同真正的研習,給予研習時數。
積極回應教師教學實際需要,統籌檢討研習課程,去蕪存菁,使得教師精益求精,把進修的研習成果落實在教學現場裡,實施創新教學,開發孩子無限可能。
楊樹槿(桃園縣/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