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後三年,深盆較有利於鱗莖的生長。(盆高九公分)
播種後當年長出的小苗,雖然未到開花年紀,也是極好的觀葉植物。冬季上方枯萎後,將殘枝由土表剪除,並小心別在休眠期讓雜草侵犯,雜草的根除了會占據鱗莖的生長空間外,有時也會鑽入鱗莖隙縫中破壞組織。
栽培照顧
像台灣百合這般適應力強的植物實在少見,從海濱被曬得燙腳的砂地,到冰雪覆蓋的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山,都能見著它們的蹤跡。台灣百合植株的大小差異懸殊,從株高數公分就開花的外型至高達一公尺以上的巨大身姿,也都能依環境的條件不同而自行調節。
栽植時要特別注意日照充足,否則僅僅養出一大蓬的細長綠葉,就是不見花梗抽出。鱗莖會隨著時間長大,所以較大的盆才適合它們的生長條件,另一方面,盆大的好處是當花梗伸長後,若同時開出幾朵花來,也才不致因重心不穩而連盆傾倒。
取材與繁殖
播種,最好於秋季入冬前採集種子,一入冬,地上部分枯萎就無法採得了;也可用分剝鱗莖的方式來繁殖。小苗成長後,兩、三年就會開花。
科別:百合科。
生長形態:多年生球根植物。
野外生長環境:低至高海拔山野 、海濱均可見。
日照需求:全日照。
土壤條件:排水良好的腐植土。
開花期:春至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