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把小提琴 扭轉部落 |2014.07.22 語音朗讀 55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親愛村手工打造的琴身上刻繪的原鄉圖騰,令人驚豔。 圖/賴香珊 仁愛鄉親愛村內國小老師帶來的四把小提琴,開啟部落成為小提琴村,現在村內孩子會拉琴,大人則製琴,更因琴面的原住民雕刻圖騰聞名。 圖/音樂家黃凱盈提供 親愛村小提琴由翁山蘇姬(右)代表緬甸的音樂學校受贈,台灣則由前立委饒穎奇代表捐贈。 圖/音樂家黃凱盈提供 【本報南投訊】仁愛鄉親愛村內國小老師帶來的四把小提琴,開啟部落成為小提琴村,現在村內孩子會拉琴,大人則製琴,更因琴面的原住民雕刻圖騰聞名,日前訊連科技教育基金會購買十把捐贈緬甸的音樂學校,由翁山蘇姬代表受贈,親愛部落小提琴首度躍上國際舞台。 仁愛鄉親愛部落致力於小提琴工藝創作,發展製琴技藝做為當地特色,也成為原鄉經濟產業,但開啟部落成為「小提琴村」的契機,卻是因為「四把小提琴」。 親愛國小音樂教師陳姵文常在下課時間練習小提琴,校內學生在好奇心驅使下開口說要學琴,為滿足學生心願,她自掏腰包買了四把小提琴,利用課餘時間教授。 沒想到,想學琴的孩子愈來愈多,但部落家庭普遍弱勢,家長僅能「精神支持」,買琴和維修費用成為阻撓孩子學習音樂的困境。 「沒琴,那就自己動手做。」親愛國小教師王子建砸錢買製琴設備和材料,大量閱讀原文書摸索製琴技巧,用奧萬大楓林區的乾枯楓樹與雲杉做為製琴原料,自行創作出小提琴,也教孩子相關的製琴知識,王子建說,現在學生都有自己的小提琴,維修保養全都自己來。 親愛國小弦樂團也爭氣的拿下全國音樂比賽的冠軍,親愛村長洪文全看見孩子們的努力,也希望親愛部落可以走出和其他部落不同的命運,他積極尋找原民會和勞動部等部門挹注經費,王子建也大方傳授製琴技術,培訓當地居民成為製琴師,解決就業問題,村內目前已有四位專業製琴師,製琴班也持續運作中。 訊連科技看到學生們亮眼的音樂成績,也看見親愛村擁有成為提琴村的條件,卻缺乏資金,決定贊助購買十把親愛村製作的小提琴,更在音樂家黃凱盈的牽線下被送往緬甸,致贈給當地的音樂學校,而琴身上刻繪的原鄉圖騰,也令國外人士為之驚豔。 親愛村長洪文全說,由於捐贈對象是人權鬥士翁山蘇姬創辦的音樂學校,就由翁山蘇姬代表校方受贈,台灣則由前立委饒穎奇代表捐贈,這是親愛村小提琴首次在國際曝光,最近部落不少遊客慕名而來,也成功帶動當地觀光和文化產業的發展。 前一篇文章 112歲魯凱奶奶 手紋變背包 下一篇文章 【妙眼看世界】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8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829公里世界最長閃電 開車要8小時奶奶收衣服 狗翹屁股當置物架車伕人狗情緣 尼泊爾最美街景4千年前埃及工匠手印 英博物館發現飼主買錯尺寸 愛犬霸占超大狗床露營想睡到飽 公雞不請自來當鬧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