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將至 涼補一夏 商周出版社提供 |2014.07.19 語音朗讀 194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夏天從事戶外活動,防曬和補充水分不可少。小心別中暑了! 圖/美聯社 生菜沙拉清涼爽口,是夏天不錯的選擇。圖/謝梅芬 涼瓜梅卷 圖/商周出版社提供 味噌茭白筍 圖/商周出版社提供 文/商周出版社提供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想要身體健康,平時除了多運動,飲食上馬虎不得。而想將營養吃進肚裡,就不能不在食材上錙銖必較。食材除了新鮮與否,還有節氣、當令之別,吃對了,身體才健康。比方說,夏天熱呼呼,沒胃口,但吃冰呷涼不解渴,有時反而傷身,該怎麼吃,哪些食材需多吃,才能真正消暑又養生?而正餐外,夏天大啖美味多汁的水果,補充水分和營養,亦是不錯的選擇。但水果要怎麼挑、怎麼清洗和保存,才能吃進養分? 【大暑】國曆7月22~24日 大暑前後是一年當中天氣最酷熱的時候,抗暑降溫刻不容緩,尤其是水分的補給更是首要之務。要知道水占了人體重量的七成,在這酷暑難耐的時節,除了生理上會因水分流失而有中暑的情況,心緒上也容易因為心煩意亂、肝火上升而情緒中暑,建議日常飲食可以選用清熱解暑的食材,多進粥湯,避免烈日曝曬,注意室溫的調節,並保持充足的睡眠,就能避免中暑。 【嚴選食材】 ‧鳳梨 鳳梨中有百分之八十五是水, 又含有蛋白質、糖類、礦物質、粗纖維,以及維生素B1、B2、C、胡蘿蔔素、菸鹼酸等,能幫助消化、清熱解渴、利尿消炎、消除疲勞。大暑前後鳳梨最甜,正是品嘗的佳機。 ‧黃瓜 中醫認為夏天吃瓜,可以解暑利尿、清理胃腸積熱,好處多多。小黃瓜與大黃瓜盛產期都在夏天,水分飽滿,口感多汁鮮脆,選購原則都是又直又翠綠的最好,拿起來沉甸甸的表示新鮮。在烹調上,小黃瓜適合做涼拌菜,料理時可以灑鹽讓小黃瓜出水、去腥味,記得每十五~二十分鐘翻一次,效果會更好。而大黃瓜則適合做熱菜,因為它很耐煮,要燒、要炸都行。 ‧茭白筍 生長在水中的茭白筍白拋拋、幼綿綿,像美女修長的小腿,因而有水筍、美人腿之稱,涼拌、煎煮、快炒都好吃。茭白筍的水分含量超過百分之九十,又含有纖維素、維生素A和C、鉀等營養素,適合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食用,也是減肥聖品。在中醫上,茭白筍性甘寒,有清熱、除煩、利濕的功效,很適合悶濕的夏日食用。 (摘自《跟著節氣吃好料》) 【佳餚示範】 味噌茭白筍 吸附味噌甘味,冰涼爽口。 ◎材料 茭白筍 6支 白味噌 300克 米酒 120ml 紹興酒 15ml 醬油 10ml 糖 15克 ◎做法 1.茭白筍蒸10分鐘,取出泡冷開水降溫。 2.白味噌加米酒、紹興酒、醬油、糖拌勻,放入做法1,冷藏醃2天入味。 涼瓜梅卷 綠豆粉皮搭配小黃瓜,降火雙管齊下。 ◎材料 綠豆涼粉皮 1張 小黃瓜 1條 ◎醬汁 紫蘇梅 5顆 紫蘇梅汁 300ml 桂花醬 5克 糖 100克 素蠔油 30ml ◎準備 小黃瓜切絲,紫蘇梅去核切末。 ◎做法 1. 將醬汁的材料拌勻,煮滾放涼。 2.涼粉皮切成2×15公分,包入小黃瓜絲後盛盤,淋上醬汁。 前一篇文章 中醫觀點:偏頭痛系列--改變作息 跟頭痛說掰掰 下一篇文章 美腿不NG 一起拔蘿蔔 熱門新聞 01【遊藝筆記】中秋隨談 千里共嬋娟2025.09.3002種樹護地球 維也納佛光人路跑2025.09.3003宏法社贈星雲大師全集 頭份國中弘傳三好2025.09.3004塭仔圳重劃區 開發進度受矚目2025.09.3005佛大義煮團 熱食暖心馳援光復2025.10.0106【世界行旅】煙火˙人間 2025.10.0107壓力會破壞大腦防線2025.10.0108大腦基本運算單元2025.10.0109台灣好行 套票送好禮2025.10.0110【世界行旅】種夢西伯利亞三暖湖 2025.09.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營養專欄】破解飲食4迷思,別被誤導啦!老後健康、快樂之道:培養興趣&調整心態【中醫專欄】秋季養生之道夠好父母展韌性 青春兒女不卡關聊聊心裡事 你不必總是為別人而活! 與自己相遇的三個練習一分鐘降血壓操, 比走路、減鹽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