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東勤讀佛典 揮毫體現修行

林洛瀅 |2014.07.17
2652觀看次
字級
左圖為陳文東(上)的最喜歡的書法作品,此次也將展出。圖/陳文東提供
左圖為陳文東(上)的最喜歡的書法作品,此次也將展出。圖/陳文東提供

【記者林洛瀅台北報導】「無相、無願」是陳文東藝術創作的內心寫照,象徵內觀察一切法,不執著外相。高雄市中國書法學會監事陳文東即日起在高雄市文化中心雅軒舉行「打開畫匣子—無相無願陳文東作品邀請個展」,展出的五十二件作品中,有四十多件書法作品是節錄佛經與佳言名句,展期至七月二十七日止。

陳文東國小五年級時經歷一場溺水意外,體認到生命可貴與價值,民國八十九年在福智團體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不僅提升書法藝術內涵,更深刻體悟「創作就是修行!」。

「向台南名書法家張延釐學習書法顏體後,才明白提筆揮毫,一筆一納都是功夫。」陳文東表示,以美學觀念嘗試撰寫楷書、隸書、行草等字體,透過粗細、濃淡與線條藝術,民眾從字體看見豐富人生閱歷。

「學佛前,我只想做好創作;學佛後,希望作品能夠利益大眾、心生歡喜。」陳文東每天固定誦持半卷至一卷的《大般若經》,平常閱讀《金剛經》、《華嚴經》及東漢崔瑗撰寫的〈座右銘〉等,他也會把佛典偈文與佳句列印紙上,藉此策勵自己,為了這次個展,他還特別書寫這些珍藏多年的文句。

他強調,寫書法的態度要恭敬虔誠,因此撰寫前要先誦〈開經偈〉、〈大乘皈依發心偈〉,以清淨心觀想佛菩薩,希望寫出的字體莊嚴圓滿,現場也會展出最喜歡的墨寶,「不忮不求,實事求是」、「青山無所爭,福田用心耕」兩件作品。

「辦個展一直是我的夢想!」陳文東說,這次展覽除了有書法作品外,還有版畫、陶塑、水彩畫、水墨畫、攝影等創作。

其中,他為感念母親陳李錦居的樂善好施性格,他用玻璃纖維雕塑一尊母親的容顏,「我跟著母親學佛,看著她天天精進持誦佛號,八十三歲時坐在椅子安祥往生,希望透過這尊雕塑,將她的智慧、典範,永久流傳後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