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特色招生最後一科考社會科,國中老師指出,社會科出現跨子科的整合題,考生須理解多元的社會科學知識,耐心看完題目,才能解題。另外,圖表題也占重要分量,時事題則出現宜蘭三星蔥因季節變化出現價格波動。
新北市頭前國中公民老師王台琴表示,考生必須內化並整合國中三年的社會科學知識,才能拿到好分數。
以社會科第十四題為例,考的是三星蔥在颱風季產量減少、冬季盛產,造成價格變動極大,要求考生從四張圖表中,判斷何者最符合價格變動曲線。此題橫跨公民、地理兩科,學生須先知道台灣夏秋為颱風季,並從選項的曲線圖,連結「供需法則」概念。
高雄市明義國中歷史老師陳莉婷說,歷史科有大量情境想像的考題,考生閱讀完資訊,須擷取關鍵字,連結國中三年所學,判斷是哪個時代發生的事。
陳莉婷表示,特招屬於「總結性」評量,因此出現跨冊題目,像第十九題考韓戰,橫跨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她強調,「史地不分家」,其中,有二題把歷史與地理觀念融合,讀過題幹後,可能知道是哪個城市,但若無法掌握地圖上的位置,還是無法作答。所以歷史老師在教學時,應多讓學生看地圖,並整合時間與空間概念。
高雄市龍華國中地理老師吳宜樺說,地理科考題重視解讀及轉譯圖表能力,評量學生如何從文字敘述轉化空間概念。例如第七題,學生須判讀表格訊息,分析該國進出口貿易特色,連結「工業區位—交通」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