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英國《震動與控制期刊》爆發造假審查醜聞,台灣學者造假一百三十個假身分,審查自己投稿的論文,讓全球震驚。而該期刊主編Prof. Ali H. Nayfeh任教於美國Virginia Tech,是大師級的工程科學領域教授,但此造假審查事件明顯失職,也因此請辭、提前退休。
JVC在聲學、機械工程、力學等三大領域中,是極具分量的國際期刊,SCI排名前百分之二十,工程領域的影響指標達一點九六六,被視為第一等級的期刊。但卻爆發造假審查事件,台灣理工學界也大表不可思議。
教育部主秘王作臺表示,該期刊採用線上投稿,投稿後由期刊主編先初步審查,審查通過後,便會找兩至三位相關領域學者擔任「審查委員」進行二度審查,通常審查後若接受欲刊登,還會請作者微幅或大幅修改。
王作臺研判,「陳震遠」會掛名在蔣偉寧的論文上,應是在審查後,陳震武進行修改、增補資料的過程時,自行把哥哥陳震遠列名。
台科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兼學務長王朝正說,一般國際期刊的「審查委員」有幾種來源,一是期刊自身的學者資料庫,二是透過參考文獻,三是透過過去相關研究與作品來確認專家身分,再邀請這些學者擔任審查委員。
台大副校長陳良基分析,爆發審查醜聞,凸顯該國際期刊內控明顯不足,因為期刊主編找審查委員時,會確認審查委員的真實身分、信用度、人品,以及委員發表過的作品與研究,該主編明顯遭蒙蔽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