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展維
早期社會作息固定,為方便大家記住用藥時間,常可聽到「三餐飯後(飽腹)、三餐空腹吃藥」的用藥提示。然而在臨床上發現,很多人認為西藥傷胃,因而有不可空腹吃藥的說法,習慣吃飽飯後再吃藥,因而常有民眾詢問飯前服用的藥品,可否飯後一起服用就好。
大部分藥物都是飯後服用,「飯後」是指「胃裡有食物」時服用,意思是吃飯時,或飯後吃都可以,一般指飯後一小時內吃完,藉著食物協助藥物吸收,減少腸胃刺激。為什麼有些藥非得飯前(空腹)吃呢?原因是有些藥品和食物一起服用,吸收變差降低藥效,飯前服用才能展現最佳療效。
如果沒有指定「飯前」多久,通常指飯前一個小時,要空腹狀態吃藥,例如用於治療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的lansoprazole(如:泰克胃通),都應該飯前服用。某些藥物為了藥效及作用時機等因素,甚至會指定飯前或空腹服用的確實用藥時間,如「飯前十五分鐘服用」或「飯前三十分鐘服用」,是希望藥品在吃完飯後可以立即發揮效果,包括部分的口服降血糖藥(控制飯後血糖升高)及止吐藥或是抗腸胃痙攣劑等,這些藥物在飯前服用指定時間使用,可達到最好藥效。
很多病人詢問,飯前容易忘記服藥,若忘記吃怎麼辦呢?治療用的藥品,如飯前忘記服藥,想起來時立即補吃,不要管飯前還是飯後,有吃最重要!如果已經接近下一次吃藥時間,則應跳過忘記的那次劑量,以免服藥過量。
服藥時間不正確,恐怕會影響藥效或導致副作用。建議領藥後,先詳細閱讀藥袋,藥品的特殊服藥時間與用藥注意事項,藥袋上都會清楚說明。提醒讀者勿為了服藥方便,而將飯前用藥改為飯後服用,藥在對的時間服用,才能達到最佳藥效。
(作者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組長)